北門街招! 社區營造招牌再現歷史風情

台北市忠孝橋引道拆除後,北門得以重現世人眼前。不過卻出現古蹟與現代招牌,格格不入的強烈衝突對比。北市府推出「北門街招」招牌示範計畫,在設計師與當地店家討論後,設計出一系列頗具歷史風情的廣告招牌,呈現城市新美學。

縮時攝影紀錄台北忠孝橋引道拆除,以及重新通車後交通的轉變,更是象徵西區翻轉的第一步,不過後續對市容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民視記者曾偉旻:「忠孝橋引道拆除之後,北門得以重現北市市民眼前,不過充滿歷史人文的古蹟建物,跟當代商業的招牌形成強烈的對比。」

北門周邊延平南路,招牌看板這裡凸一塊,那裡刺眼霓虹燈閃爍不停,整體風格亂糟糟大不相同,對視覺來說,根本是不舒服,北門街招社區營造的招牌計畫應運而生。

設計師指著皮鞋行3樓高的建築模型,2個人討論起設計理念,相當起勁。他們透過拜訪店家,考量商店與居民生活型態,再根據城市美學逐一打造屬於這條街道的共同生命力,讓原本不協調的街景,賦予新生命。

設計師石尚瑋:「要怎麼去符合街區,所要營造的歷史氛圍也很重要。」

鞋店老闆高清源:「一個比較不會腐爛壞掉的招牌,設計師聽進去囉,我也不希望招牌點燈點的非常亮,我們都有互相溝通過。」

店家大讚設計師們讓招牌、街景都有了新風貌,可望吸引過去流失的逛街人潮。

當地店家阿德:「改變滿多的說實在的,因為本來被蓋住嘛,現在整個亮出來,北門有比較多人來。」

不用大規模拆掉房子,「北門街招」用社區營造示範招牌,讓都市以另外一種方式更新,廣告看板結合當地地景,成為城市再造的新典範。(民視新聞曾偉旻、莊俊浩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