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眾人"福氣" 成就環保道場

午餐會特仕餐,來看這個幾經波折的環保站。桃園,有一個福氣環保站,它的前身是在桃園靜思堂,停車場一角。做了十年後收起來,數十位環保志工頓失心靈依靠。慈濟志工程燕菁,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一間要出售的山中度假小屋,變成環保寶地。

歡呼慶祝,占地一百多坪的福氣環保站,今年一月初,在眾人期盼下啟用,過程尋尋覓覓。

慈濟志工 程燕菁:「(當初)跟我家師兄想到,我們就開車在附近繞啊繞,然後那時候 甚至說,(馬路)旁邊有貼租 有貼售,我們都有打電話去問。」

網站上,土地租售訊息也沒放過,似乎命中注定。

慈濟志工 程燕菁:「(這邊完全是山頂了),對 這邊是完全山頂了,這邊看過去可以眺望整個桃園市區。」

站在山頂,俯瞰市區全景,距離山腳一公里距離,這裡是福頭山,濃郁樹林間隱藏寶地。

慈濟志工 程燕菁:「組隊的師兄們做的(鐵門),(另外再做的) 對,當那個時候 一走進來的時候,剛好又有這樣子的遮陽棚,又有兩層(貨櫃屋)可以使用,(水泥(地)也是) 對 水泥也是,地主他是想說,他(蓋來)假日休閒(住),這個沙發就是當初,我們來看的時候就有的。」

裡裡外外,一切沿用,而說服地主全部出售,來回花了四個多月。

慈濟志工 程燕菁:「因為土地不能貸(款),所以就用我的房子,然後就是抵押,然後買下了這個地方,(不後悔) 不會呀 不後悔 對。」

三年前,這一趟人文志業年底感恩行的隔月,桃園靜思堂環保站,吹起熄燈號。

環保志工 陳麗紅:「只是(簡單)搭一搭,桿子撐著而已,然後帳棚蓋著這樣,下雨還會漏雨,(那時)還要穿雨衣做。」

眼前空蕩蕩一片,循著七八十歲志工的記憶,細數過往克難甜蜜。

慈濟志工 尤春娘:「那加上後來周邊的一個站,它也是都市重畫,合併來這個站,合併來這個站 量更爆量,那爆量之後 更影響環境。」

環保志工 葉鑾妹:「做環保做30年了,(不簡單) 不簡單 真的,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做幾年了,一天過一天 一直過去,沒地方做了 這你不做,下一代的子孫會被垃圾淹蓋掉 。」

慈濟志工 程燕菁:「讓環保志工可以在這邊做環保,(大概做多久) 大概做兩年,(兩年時間都在這裡) 對。」

慈濟志工 程燕菁:「之前大家就在這邊,一個一個袋子這樣子,把它掛上去 然後有玻璃類,鐵類 然後塑膠類這樣子,就是一個個把它掛上去 然後兩邊,所以大家就運用這樣的一個空間。」

公司臨時設備倉庫,提供出來當作過渡期,暫時安了年長志工們的徬徨無助。

慈濟志工 程燕菁:「(師兄)有鐵工的專才跟木工的專才,然後就在這裡做一些層架,然後大家就可以做分類,(很克難) 對,可是大家就運用這樣的小地方,覺得說 環保不能不做。」

慈濟志工 王永川(2020.01.05):「我希望大家以後都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家。」

歷經轉折,仰賴夫妻同心,讓數十位長輩,最終有了固定落腳處,說是做環保,其實最大功能,扮演了長照輕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