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停派息 恒生銀行抵諗嗎?

匯豐暫緩派息,市場釋放鉅額「好息」資金,本地龍頭銀行──恒生銀行(SEHK:11)是個吸引的替代選擇嗎?以下由兩大角度分析。

分派穩定性

匯豐向來被視為收息之選,無論市況業績,集團過去的股息分派都相當穩定。遺憾的是,疫情中匯豐面對來自監管機構的壓力,撤回去年末期股息之餘,更宣布暫停今年派息,換言之,2019全年股息會下跌42%,2020年更會減少100%。

經歷過今次減派風波,相信大眾對匯豐分派穩定性的評分都會下降,但事實上匯豐的分派穩定性在事件前已不太吸引。以2019年度為例,匯豐的全年盈利只是恰巧足夠應付首三季分派,就算匯豐無視英倫銀行要求,堅決派發末期息,集團亦要動用盈利以外資源作分派,為投資者帶來「派本」風險。

恒生股息率向來不及匯豐,但勝在業務表現穩定,去年股息分派增加逾9%,派息比率仍控制在70%內,安全邊際遠較匯豐大。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恒生相對保守的分派政策絕對比起匯豐穩定

分派增長力

長線投資收息之言,分派增長力不容小覷,持續的分派增長可提升收益率,在長線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現金流。恒生在這方面的表現較匯豐吸引,2015年至2019年間,分派累計增長43.9%。就算匯豐在監管威脅下堅持派息,充期量也只會維持往年分派而不會有任何增長。

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加上環球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不利銀行盈利能力,匯豐及恒生的短中期增長力同樣會被削弱,但恒生依然是遠較匯豐吸引的選擇。首先,匯豐版圖廣大,但跨國業務固定成本高,2019年度成本效益比率為59.2%,而主力本地業務的恒生則只有30%。若業務受累疫情而衰退,恒生盈利能力遭削弱的程度仍會低於匯豐。第二,恒生去年淨利息收益率為2.20%,較匯豐的1.58%高出62個基點,反映恒生賺息差能力較強。低息環境中更有能力去守住業務收益,同時保持低水平營運支出的恒生無異較匯豐吸引。

結語

論分派穩定性及增長力,恒生表現較匯豐優勝,可作為長線收息的替代選擇。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 Oscar Yu 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