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貿協定也走向冷戰?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號稱台美自1979年以來,結構最完整的貿易協定「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於6月1日完成簽署。而幾乎同時間,亞洲15國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亦全面生效;另外,由美國主導、13個亞太地區國家建立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倡議也於近日完成國際供應鏈協議的談判。

亞太區域經濟整合的發展表面上看似如火如荼地展開,骨子裡卻是暗潮洶湧。區域經貿協定本來是有融合發展的作用,但由中美各自主導的經貿協定反而產生了互相的牽制,而這種區域經貿協定走向冷戰的發展方向,對台灣來說相當不利。

在各項區域貿易協定的推動中,美中兩強相爭才是主旋律。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接著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肆虐,經濟封鎖導致全球供應鏈斷鏈危機,再加上俄烏戰爭造成糧食與能源危機,以國家安全為導向的國際關係凌駕經濟紅利的全球分工與自由貿易,選擇安全、可靠、可信任的夥伴關係遂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的新面向。

在政治上,美國主動倡議,提出「印太戰略框架」以確保印太區域的穩定,在經濟上則延伸出「印太經濟架構」以取代其已經退出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然而圍堵中國的企圖和目的仍未改變。再者,由於俄烏戰爭掀起的地緣政治與代理人戰爭,影射身處第一島鏈關鍵位置的海峽兩岸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尤有甚者,美中貿易戰中最核心的半導體產業管制乃關係科技國力的重中之重,而台積電在高端晶片市占率高達9成,對全球晶片市場舉足輕重,對國防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尤其重要。

無論從政治、軍事、經濟現況來看,鞏固美台間的邦誼至關重要。因此,台美之間無論民意代表或前高級官員頻繁來訪、武器購買與軍事援助提供,乃至將原來的「美台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雙邊經貿關係進一步提升為更全面性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實有跡可循。

當然對台灣而言,強化美台雙方的政經與軍事重要夥伴關係,對台灣的安全保障與經濟發展有正面的作用,可以提升台灣的國際發展空間。「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屬於國際間高標準且全面性的協定,例如後續的7項談判議題,有利於台灣產業升級、鞏固全球及區域的生產供應鏈地位,更有助於台灣加入區域經濟協定如《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加速台灣融入區域經濟整合中,避免被邊緣化。

對於台灣來說,中美對抗的大局勢不是我們能控制的,眼前只能盡力自保,努力加入各種區域經貿組織中,以維持台灣的經濟活力。(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