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長征感恩行 慈大附小畢業感恩之旅

 

慈大附小第23屆畢業生與師長們在藥草園前合影留念。
慈大附小第23屆畢業生與師長們在藥草園前合影留念。

慈大附小第二十三屆89位畢業生,在校長李玲惠的帶領下,於6月13日帶著感恩的心情,迎著晨曦,沿著師公路步行走回心靈故鄉-靜思精舍,除了感恩證嚴法師創辦慈濟教育,也藉由出坡回饋精舍師父及全球慈濟人的護持,並體驗精舍師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學習慈濟人歡付出無所求的大愛精神。

慈大附小第二十三屆89位畢業生,在校長李玲惠的帶領下,帶著感恩的心情,迎著晨曦。
慈大附小第二十三屆89位畢業生,在校長李玲惠的帶領下,帶著感恩的心情,迎著晨曦。

每年到了畢業季,慈大附中國小部畢業生,都會徒步十公里走回心靈故鄉-靜思精舍,感恩 師公上人與精舍師父對慈小孩子的疼惜與關心,在全球慈濟志工的護持下,讓大家有舒適及優質的學習環境可以安心學習。

出發前一天,老師們特別分享靜思精舍的起源,透過課程讓學生明白慈濟精舍早期的篳路藍縷,除了讓大家懂得飲水思源,也要傳承付出無所求的大愛精神,幫助更多苦難人。

出發前,校長李玲惠跟孩子們分享,慈濟學校是 證嚴法師所創辦,五十多年前,證嚴法師創立慈濟克難功德會,是從五毛錢開始的,非常艱辛的過程,連到市區的公車錢都捨不得花,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存下來,才有今天的慈濟。更叮嚀孩子們,要向山學習追根溯源,並滿懷感恩勇敢前行。

蘇秋碧主任也提醒孩子,用走路的方式回到靜思精舍,要專注腳下,用心去感受師公上人創辦慈濟的那一念心,人生目標若堅定而明確,在黑暗中終會走向光明。晨曦帶來希望,也好好思考、告訴自己真的長大了,要感恩許多人的成就,並且懂得付出,讓愛再傳出去。

近百位師生在校長的帶領下,隊伍井然有序的迎著晨曦,精神抖擻的踏上師公路。
近百位師生在校長的帶領下,隊伍井然有序的迎著晨曦,精神抖擻的踏上師公路。

活動當天清晨五點,天還濛濛亮,近百位師生在校長的帶領下,精神抖擻的踏上師公路,井然有序的隊伍迎著晨曦,目標明確的向著靜思精舍前行, 2個小時,近10公里的路程,雖然個個走得汗流浹背,但卻沒有人抱怨、喊累,孩子們展現了堅韌不拔的精神與毅力,創造難忘的生命經驗。這段經歷不僅鍛鍊了他們的體能,更讓他們明白了努力和付出的意義,這都將成為他們未來面對困難和挑戰的寶貴資產。

畢業生代表帶著親手製作茹素護生捏陶作品,以及「守護花蓮傳愛行動」募心募愛的竹筒。
畢業生代表帶著親手製作茹素護生捏陶作品,以及「守護花蓮傳愛行動」募心募愛的竹筒。

到達精舍後,除了一同參與志工早會,八位畢業生代表也帶著他們親手做的禮物,以及「守護花蓮傳愛行動」募心募愛的竹筒來獻給師公上人。蕭茗真同學告訴師公上人:為了響應勸素行動,鼓勵大家多多蔬食,以減緩全球暖化,並愛護動物們的生命,所以他們特別課餘時間,一起完成茹素愛地球的捏陶作品,親獻給師公上人。黎襄君同學則代表所有畢業生,帶著竹筒跟師公上人分享:在0403花蓮大地震後,看到許多慈濟的師姑、師伯在第一時間就立刻投入救災工作,感動之餘,六年級的畢業生們也希望能夠學習師姑、師伯,在畢業前,發起「守護花蓮,傳愛行動」,一起親手做點心、飲料,跟全校師生募心募愛,匯聚全校師生的愛心,將募心募愛的竹筒獻給師公上人。師公上人聽完孩子的分享,也勉勵孩子:要持續吃素,也要精進、用功讀書,此次地震花蓮很平安,義賣的款項可以捐助國際賑災,讓花蓮的愛傳到國際,竹筒歲月點點滴滴的累積是很大的力量,可以把這份愛跟同學及爸爸媽媽分享。

圖左:德玫師父叮嚀孩子採花要用心,一朵一朵來,要用耐心;圖右:孩子們細心地採著。
圖左:德玫師父叮嚀孩子採花要用心,一朵一朵來,要用耐心;圖右:孩子們細心地採著。

接著畢業生在師父的引領之下,全體畢業生到藥草園出坡,摘採玫瑰花與金銀花,體驗精舍師父自力更生的日常生活。師父說到:上人有交代要用虔誠的心來對待孩子們,因此出坡前,德玟師父事先準備圍裙一百多件圍裙,並將每件圍裙洗的潔白如新,也貼心準備了薄手套,希望每個孩子都有圍裙跟手套,為的就是避免玫瑰的刺傷了孩子的手...點點滴滴都是師公上人與師父們對孩子的愛。

採花前,德玟師父特別叮嚀孩子:「要一朵一朵來,要有耐心,就像你考試的時候,一題一題地作答。」孩子們穿上圍裙、戴上手套,依著師父的指導,歡欣的採摘玫瑰花與金銀花。開始前大家都以為採花很簡單,實際採摘時才發現,力道不對整個花瓣就散開,這時孩子才真正體會師父叮嚀的「要用心」,用心才不會被刺傷、用心才能讓每一朵花完整,發揮價值。雖然只有半日出坡,孩子也深刻感受到精舍師父惜福愛物、點滴不漏的精神。

學生分享在慈小的學習以及志工服務帶給自己的學習與成長。
學生分享在慈小的學習以及志工服務帶給自己的學習與成長。

下午的圓緣獻愛活動,感恩德耘師父、德根師父特地前來為孩子祝福,孩子們也分享了他們對師公的悄悄話。黃嘉興、鄞邑庭、魯期禮、呂孟潔、高子彤、陳彥愷、黎襄君、劉宥陞八位同學,代表畢業生分享在慈小的學習以及志工服務帶給自己的學習與成長,並允諾會帶著學校給予的人文精神與涵養,邁入下一個學習階段,成為自愛愛人、懂得感恩與付出的小菩薩。孩子們同時也獻上「讓愛傳出去」樂器演奏及「愛是滿足」的手語演繹,來感恩 師公上人、精舍師父及全球慈濟師姑師伯六年來的照顧與疼愛。

(圖左)孩子們獻上「讓愛傳出去」樂器展演,感恩 師公上人、精舍師父及全球慈濟師姑師伯六。(圖右)孩子透過「愛是滿足」的手語演繹,感恩師公上人及師姑師伯呵護。
(圖左)孩子們獻上「讓愛傳出去」樂器展演,感恩 師公上人、精舍師父及全球慈濟師姑師伯六。(圖右)孩子透過「愛是滿足」的手語演繹,感恩師公上人及師姑師伯呵護。

江拓霖老師和蕭幸青老師也以「感恩、尊重、愛」來勉勵孩子。強調「尊重」還要再加上「感恩心」才會有「慈悲心」。活動最後,德耘師父感恩老師無私付出與教導,讓孩子在善與愛的環境下成長,同時勉勵孩子要將這份愛傳遞出去,每天要提醒自己「行善、行孝不能等」,並祝福孩子永遠是個善良心中永遠有愛的孩子,孩子們也自我承諾,未來會做個手心向下的人,隨時隨地幫助別人。

江拓霖老師(左)和蕭幸青老師(右)以「感恩、尊重、愛」來勉勵孩子。
江拓霖老師(左)和蕭幸青老師(右)以「感恩、尊重、愛」來勉勵孩子。

最後德耘師父也勉勵孩子:「大家一定要把心裡的愛付出來,不要小看那個小小的力量,心中種下一顆愛的種子,當然 你付出得越多,你心中(愛)的種子更多。」圓緣最後,師父們也以靜思語書籤與孩子結緣,勉勵孩子們慈濟人文精神,要點滴刻印在心中,師公上人的叮嚀要珍藏與謹記。

圖左:德耘師父勉勵大家,付出愈多,心中愛的種子愈多;圖右:師父們結緣靜思語書籤。
圖左:德耘師父勉勵大家,付出愈多,心中愛的種子愈多;圖右:師父們結緣靜思語書籤。

李玲惠校長:回眸慈濟來時路,期待孩子能學習精舍師父的精神,以長養智慧、慈悲助人,希望這群孩子,帶著善良畢業,也讓善良跟愛,繼續在這個學校傳下去。相信這一顆顆善與愛的菩薩種子,已深耕在國小部第23屆89位畢業生的心中,甚至從內心萌發而茁壯。

(撰文/王靜誼,攝影/徐政裕、郭師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