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塘之鄉 生態天堂

中國時報【甘嘉雯╱桃園報導】 桃園有千塘之鄉稱號,根據國家重要溼地計畫網站指出,埤塘是桃園市的重要地景,不僅反映先民開拓定居的過程,同時也呈現人類依附自然,與大地互動共存的例證,其中縱橫桃園台地的灌溉渠道,也是許多水生動植物流動的生態廊道,環保團體不希望人為破壞自然生態。 依據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資料顯示,桃園市桃園區、中壢區、平鎮區、八德區、楊梅區、大溪區、大園區、觀音區、新屋區、蘆竹區、龍潭區境內分布384處重要埤圳。 近5年來,生態調查已發現有台北赤蛙、田蚌、雙截蜻蜓與塘蝨魚等動物,金錢草與黃花杏菜等食蟲植物與水生植物,在這範圍內,具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動物有蜻蜓、紅冠水雞、水雉、澤蛙、台北赤蛙、草花蛇、斑龜。植物有水毛花、水丁香、台灣萍蓬草、小莕菜、滿江紅、青萍、齒葉夜睡蓮、青萍、水莧菜等,其中珍貴稀有種類為台北赤蛙,應保育的種類為燕?、紅尾伯勞。 過去新竹、桃園一帶有許多適合長葉茅膏菜生長及水雉(雉尾水雉)棲息的埤塘,因棲地破壞而瀕臨絕種,建議埤圳周邊減少水泥設施,以利兩棲與爬蟲類生存,而多個環保團體也為環境生態請命,希望進行人工設施之餘,要將破壞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