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空污旗十年後 空氣變好了嗎?媒體、學者:仍有新的挑戰

一早起床往窗外看,天空一片霧濛濛。今天的空氣品質適合外出運動嗎?打開環境部的環境即時通APP,查詢空氣品質指標(AQI)是橘燈,還是黃燈?如今民眾可隨手查詢空氣品質,且對空污影響健康的意識提升,促使政府持續改善空品狀況。然而在十年前,台灣每到秋冬季總是空品狀況不佳,尤其是中南部地區,細懸浮微粒(PM2.5)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的問題,並不是這麼多人了解。

2014年由地球公民基金會發起的校園升空污旗運動,將空污問題變得可視化,進而捲動社會各界對空污的認識和訴求行動,進一步促使政府政策改變積極因應。十年後的今天,南台灣的空氣品質改善了嗎?民眾是否真的有感?11月16日地球公民基金會舉辦講座,邀請媒體和學者回顧過往的空污議題和公民運動,並且探討未來面對空污的新挑戰。

升空污旗運動  促成AQI空品指標實施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王敏玲指出,2014年以前,環保署(今環境部)的空污指標採用PSI,未納入PM2.5。經常PM2.5濃度很高,對民眾健康造成影響,但空污指標仍顯示為黃燈,未能示警。經由公民團體的倡議和訴求,環保署才改採用PSI和PM2.5雙指標。而直到2016年,納入PM2.5和臭氧8小時等的AQI空品指標才正式上路。

為提升民眾的空污意識,2014年基金會與高雄文府國小、港和國小合作,在校園升起空污旗。學校每天查詢空氣品質,並以旗幟告訴小朋友是否可以外出運動,讓污染可視化,提升家長和民眾的關注。文府國小一個月20個上課日中,有12天必須升起空污旗,也就是有2/3的日子不適合在校園運動,大口呼吸。這項行動透過媒體報導,民眾開始注意到空污對健康的影響,也引發民間一連串要求改善空污,產業轉型升級和污染減量的行動與訴求。

十年之後,高雄的空氣變好了嗎?王敏玲指出,從數據上來看,橘燈的天數確實變少,且在各空品區全年的污染平均值約降低三成,今年10月所拍攝的校園照片,終於不再擔心孩童在校園跑跳有健康疑慮。然而,「在改善空品的道路上,我們距離WHO建議的PM2.5 10微克/立方公尺,甚至5微克還很遠。」

上週天兔颱風來襲前,受大氣影響,全台空品拉警報,尤其在中南部地區一片紅通通,達到對健康危害警戒。王敏玲認為,這是現實,空污必須要繼續減量,產業轉型也必須要做,否則只要大氣情況轉變,工業密集的中南部地區民眾就會遭受空污危害。

對抗空污  《我們的島》記錄全國公民行動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製作人于立平從媒體的角度,爬梳40年來民間對反空污公害的公民行動。林園、六輕等工業區曾經發生多次重大的公安意外,甚至幾度造成學童嘔吐送醫,引發在地居民長期抗爭。

2010年,隨著相關醫學報告和健康風險評估陸續出爐,民眾開始注意到石化工業空污對健康有明顯的危害,反公害的公民運動也在此時開始轉向。過去只有住在工廠旁的直接受害者出來抗爭,但是空污沒有國界,影響範圍不限鄰近地區,甚至連帶影響到農作和漁產。因此反空污公民運動開始擴散,有更多的倡議行動,包括很多父母親子走上街頭訴求好空氣,不僅要求污染源排放減量,也訴求全國法規制度的改變。

空污議題開始受到大眾關注,民間團體舉辦反空污大遊。攝影:李育琴
空污議題開始受到大眾關注,民間團體舉辦反空污大遊。攝影:李育琴

此外,于立平提到,面對污染源的查緝困難,許多居住在工業區旁的民眾開始自力救濟,社區成立空污偵查巡守隊等,如楠梓、宜蘭、台中東海大學、鶯歌等地發起自主巡守並積極通報、繪製空污地圖等,民眾不得不練就成「好鼻師」,對污染氣味特別敏感。透過對污染源的舉發和倡議,敦促政府加嚴法規標準,促使工廠停工或遷移。

于立平觀察,雖然空污確實有改善,但新時代產生的問題必需關注,例如各縣市焚化爐的興建、固體再生燃料(SRF)的問題等。而未來的產業發展模式、不斷成長的電力需求和氣候變遷影響等,都是空污議題可能面臨的挑戰。而媒體少關注空污議題,于立平建議民眾透過自媒體主動分享污染問題,敦促政府因應和改善。

空污造成健康風險  科學研究促成法規改變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陳裕政指出,空污議題不只有PM2.5。空氣中還有許多危害健康的污染物,如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CO(一氧化碳)、O3(臭氧)、PM10(懸浮微粒)等,都有法規訂定的標準。民眾最常關注PM2.5,但其他污染物也很重要。

陳裕政說,O3和NO2空氣污染物也不容忽視,需要更多關注。攝影:李育琴
陳裕政說,O3和NO2空氣污染物也不容忽視,需要更多關注。攝影:李育琴

空氣污染對健康會造成影響,最早在1993年《新英格蘭期刊》發布的研究報告被證實。美國長期追蹤老年人發現,各大城市的PM2.5愈高,死亡風險呈線性增加。而另一篇研究也證實,當患者長期暴露在空污中,心血管、肺部等疾病死亡率就會增加。研究顯示,PM2.5每增加10微克/立方公尺,心肺疾病死亡率就會增加8%。相關研究促使美國環保署於2004年訂定PM2.5的法規。

隨著更多的研究發現空污增加死亡風險,2021年WHO發布新的空氣品質指引,建議PM2.5訂在5微克/立方公尺。今年起,台灣將PM2.5調降至12微克,高於美國的9微克。民間團體希望台灣能跟上美國的標準,陳裕政則認為,空品標準並非到了某個點就對健康沒有危害,台灣應考量現況和可努力的可能性來訂定標準。

臭氧、污染前驅物的改善  需要更多努力

除了PM2.5,也應注意其他污染物如何改善,例如石化燃料引起的二氧化硫;汽機車、工廠、天然氣等產生的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這些污染物隨著交通和工廠的密度而提高。

面對未來的空品標準訂定和改善,陳裕政認為,應多加著墨臭氧,目前臭氧離標準60ppb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在環境部發布的最新空氣品質標準中,二氧化氮、臭氧都增設了小時濃度值,陳裕政表示,對於氣喘等疾病患者而言,小時暴露值的預警很重要,可避免高濃度被長時間的平均值稀釋,達到有效的預防。

陳裕政說,研究提出的證據,能促使政府修改法規。例如臭氧前驅物VOCs的控制,可有效降低臭氧生成,研究發現VOCs中苯和甲醛對健康的影響最大,因此環境部的法規中降低了汽油中添加的苯,從1%降到0.8%。經由後續實驗證實,這樣的政策改變,確實有助於空氣品質改善。他也提到塑膠微粒可能是未來新興空氣污染的議題,後續值得更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