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癱中風病人竟能握拳、拿東西 脊髓神經電擊有望改善中風病人行動力

中風後造成行動不便,多數人會選擇復健來恢復肢體功能,但除了傳統的肌肉復健,現在已有神經復健新趨勢,搭配傳統復健效果更好且能縮短復健時間。

已經中風9年、左半邊癱瘓麻痺的藍杜莉克,迎來改變人生的機會。她因為海綿狀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而中風,屬於出血性的中風,導致左半身癱瘓、無法自由活動。和許多中風後病人一樣,經過治療、復健,她恢復了部分的肢體功能,但很快地遇到瓶頸,很多較細部動作她都無法做。

裝上電擊器,中風病人手臂癱瘓進步到可以拿東西

美國匹茲堡大學和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研究員找了藍杜莉克進行一項實驗。研究人員把電擊器埋在藍杜莉克的頸椎脊髓硬腦膜附近(硬腦膜是圍繞大腦和脊髓的厚膜),並在左手臂皮下埋了動作感應器。當藍杜莉克想動左手時,奇蹟發生了。

藍杜莉克形容,她只感覺到輕微的刺癢感,但居然可以握拳、拿東西擺放,「雖然電擊不痛,但有些許奇妙的刺癢感,需要習慣。不過當電擊器開啟時,我又能操控左手臂,這是中風9年來我不敢想的奢望。」

利用電擊刺激神經帶動肌肉,是神經和復健領域大突破

這項實驗的原理是利用電擊脊髓神經帶動肌肉活動。卡內基美隆大學神經科學中心教授韋伯(Douglas Weber)表示,當人想動作時,手臂上的動作感應器會察覺些微的肌肉電流變化,然後把信號傳導到脊髓神經電擊器,電擊器發電後刺激肌肉活動。

其實脊髓神經電擊不是新技術,不過一直以來不是應用在中風復健。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劉倬昊指出,國內這項技術大多用在疼痛控制,因為電擊能調節感覺神經以及交感神經、改變血流量,因此常用在下肢動脈阻塞或心絞痛造成的疼痛和手術後的下背痛,有時也用於脊髓或周邊神經損傷引起的疼痛。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部部長裴育晟也表示,這種神經電刺激技術30年前就有,不過後來應用在中風復健沒有成功,「當時電擊刺激的是周邊神經,但周邊神經很多,例如橈神經、尺神經等,要埋很多電擊器,麻煩且身體可能產生排斥,所以沒有很成功。」

裴育晟進一步解釋,美國這項實驗之所以有突破性,是因為往更上游找到可以電擊刺激的源頭,加上使用的電擊器更少、效果更好;劉倬昊也表示,早在2016年就已經有脊髓損傷患者在腰椎置入神經電擊器、恢復下肢活動的實驗,但用在手臂的手術複雜度和困難度更高。

神經電擊刺激治療推陳出新,希望未來能引進國內

同樣是利用電擊刺激作為復健,另一種是經顱磁刺激。擅長這項技術的台北榮總神經復健科主任蔡泊意指出,經顱磁刺激和電擊脊髓神經原理不同,經顱磁刺激是刺激大腦皮質和腦神經,幫助神經修復與傳導達到恢復行動的效果;電擊脊髓神經沒有幫助神經再生的功能,而是直接給肌肉刺激訊號。

雖然兩者原理不同但殊途同歸,同樣都是輔助中風復健,「電擊刺激技術推陳出新,在傳統肌肉復健基礎上,追求效果更好、更快的方式,」裴育晟說。

相較於經顱磁刺激已經使用在中風復健,脊髓神經電擊目前還沒有中風適應症,劉倬昊認為,目前雖有重大突破但相關研究還不夠多,包括中風後多久內使用效果最好、哪一型中風病人適合、療程要多久等等,「等這些疑問都有明確解答,就有機會能引進國內使用。」

裴育晟也樂觀其成,表示如果未來能引進,中風病人除了肌肉復健,也可以先嘗試經顱磁刺激,如果效果不顯著再接受脊髓神經電擊,有效增進、改善中風病人的行動力不再是夢想。

延伸閱讀:

血壓正常值?男女血壓標準、年齡、高低血壓範圍一次看

生育年齡長可降低中風風險?做對4件事減緩老化、避免卵巢早衰

把握黃金復健期 腦中風病人回歸生活更有利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