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頹廢散記」。歲月是囚牢

幾個月沒見了,他看來又更老一些。再過幾年就七十歲,仍然沒有放棄創業夢。

 

「有一天,全世界都會用我的產品」他的口氣讓我想到剛創業時的比爾蓋茲,那是1975年,二十歲的他說全世界每個人都會擁有一台內建微軟產品的個人電腦。

 

不同的是,微軟來了又去,而他努力了17年,夢想中的畫面始終沒有出現。

 

這位和林百里、曹興誠一樣出身台大名門的創業家朋友仍然沒有放棄,每次見面都會聽到他樂觀的談到最新進度。

 

他每年幾乎都至少把地球飛一圈,定期拜訪日本、美國、北歐這些市場。但是經驗也告訴我,一個事業如果經過17年沒有成果,成功的機率應該不高。

 

所以我打心底珍惜和他每一次見面與談話,就像他老喜歡說的那一句:「明天會更老」,每個人明天的身心狀況永遠不會比今天更好。但是他活得再老都信心十足,每一分鐘都笑得看來完全不勉強。

 

我們在咖啡店聊了兩個多小時,該是說下次見的時侯了。

 

他忽然問我有沒有興趣陪他去開下一個會?

 

當然好,認識二十多年了,一直把他當老師,感謝他所給我的每一次機會。

 

二十分鐘後,我們走進松江路的一間會議室裡,迎接我們的是一位創業家,看來六十出頭歲年紀。這家公司已創業五年,主力產品是智慧型穿載設備,特別鎖定老人市場。

 

談了五分鐘,我馬上明白到這家公司有多辛苦,他的生意根本是在和蘋果與谷歌這些霸權競爭。二十多人的公司一直在燒錢,但諷剌的是,公司能支持到現在,是因為長年把關鍵核心技術持續賣給競爭對手。

 

創業家是物理學者,開發出獨家的材料專利,可以把金屬合金弄得比頭髮還細,還能吃進肚子裡。他對自己的材料相當自信,但是也明白要開發成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看來卻是兩百人研發團隊都不一定能搞定的大工程。

 

問了幾個問題之後他也坦白說了自己的困境,沒有能力去和對手硬碰硬,又必需靠對手才能活下來,那種感覺真的不知道誰在玩誰。

 

「不過,我最在乎的其實是時間,時間不站在我這邊」他說,他沒錢,更沒辦法像對手用錢來買時間。隨著時間流逝,他的心智體力一定會退化,即使靈魂有再強的想望,終究會被困在時間所造的大限裡。

 

但是他還是不想放棄,寧願困在歲月的囚牢裡,相信只要能等待就會有奇蹟。

 

(首圖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