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扮「快時尚」推手,靠這招讓愛迪達、耐吉搶合作

全球環保意識抬頭,廢棄物回收再生已成永續顯學。南亞2007年就投入寶特瓶回收再生聚酯製品,不僅減碳,更化身「快時尚」推手,擄獲愛迪達、耐吉、哥倫比亞與The North Face(北臉)。

由於具備不易皺折、不易縮水、不易引起過敏、不發霉等優勢的性能,被廣泛應用在日常生活如衣服、褲子、帽子、床單,甚至功能性的涼感衣、吸溼排汗衫、仿綿布等,聚酯為人類生活帶來極大便利性,但若沒有妥善處理,也會造成環境與生態衝擊。

斥資12億,深耕聚酯回收15年

自2007年開始,南亞擬定全力發展為環保永續產品,著手寶特瓶回收、海洋回收、織物回收、生物可分解及綠能等相關產品,陸續投入高達12億元,在台灣、中國、越南、美國、泰國及菲律賓等地建置聚酯回收產線。

其中,在寶特瓶這類聚酯製品回收上已可以看到成果。南亞董事長吳嘉昭表示,統計2020及2021兩年,分別59億支及87億支寶特瓶,每年減碳13萬噸及19萬噸,合計減排32萬噸碳排放量,換算相當於809座大安森林公園全年吸碳量;若與傳統石化製程相比可減少72%的碳排放量。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表示,透過回收再生可以實踐循環經濟。胡華勝攝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表示,透過回收再生可以實踐循環經濟。胡華勝攝

吳嘉昭強調,南亞回收後有90%運用於生產技術難度較高且高附加價值的長纖絲,不同於其他同業主要生產短纖絲、片材等用途。2021年回收聚酯長纖維產量已達9.8萬噸,約占全球16%,全球第一大。

寶特瓶回收料供不應求,已成為一門好生意

PET材質俗稱聚酯塑料,是塑料世界中的成員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回收最多的塑料產品。根據Textile Exchange預測,2025年紡織產業 PET 回收料需求量高達1710萬噸, 而寶特瓶瓶片可供應量卻只有 1590 萬噸,出現需求大於供給的反轉,寶特瓶回收料供不應求已迫在眉睫。

全球PET產量中,約三成用於產製寶特瓶,其餘多數用在紡織品。南亞纖維事業部協理陳志文指出,近年快時尚消費風潮造成大量廢棄紡織品,以成衣裁切的邊角料來看,約5%~30%多以焚燒處理,不但浪費資源,更嚴重衝擊環境。

保特瓶回收塑料。胡華勝攝影
保特瓶回收塑料。胡華勝攝影

根據國際循環經濟組織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統計,全球每年約有3400萬噸廢棄服飾,被掩埋或焚化造成環境的危害。

不過,織物的回收並沒比保特瓶容易與簡單,主要是成衣講究穿著舒適性、運動機能性等,多為化學纖維及天然纖維混紡製成。南亞為找出織物回收中純聚酯織物的比例,隨機取得1萬1000件舊衣,經人工分類,最後統計出純聚酯織物僅占36.2%。而且,成衣大多含有無法回收的金屬拉鍊及不同塑膠材質的鈕扣、扣具等, 並大多已染成各類顏色,更添回收挑戰。

減少碳排72%成國際品牌減排永續最愛

由於具備72%的高減碳的特性,符合國際品牌永續減排的宣言,業者紛紛訂出使用球寶特瓶回收料的進程。例如,愛迪達在2024年要達到100%;耐吉在2025年時達到50%、PUMA要達到75%;2030年亞瑟士、IKEA、SUNTORY要達到100%、可口可樂要達到50%。

南亞將保特瓶及織物回收再生推出SAYA的聚酯回收絲自有品牌, SAYA共有3個系列產品,分別為SAYA 365寶特瓶回收纖維產品,SAYA RSCUW回收庫存胚布、成品布或製衣、製鞋邊角料,及SAYA Garma回收消費前後的成衣商品。商業操作上如同防水透氣的Gore-Tex,只要是SAYA製成的產品,都會給予SAYA的認證標示。

 南亞保特瓶回收品牌技術命名為SAYA365。胡華勝攝
南亞保特瓶回收品牌技術命名為SAYA365。胡華勝攝

從供應給各大品牌的寶特瓶回收絲名單中,其中以愛迪達36.2%最多,其次為耐吉的24.5%,而哥倫比亞(Columbia)及北臉(THE NORTH FACE)也各占14.5%及11.7%。快時尚積極想透過回收性原料打造永續價值。

南亞在保特瓶與織物的回收上,十多年來積極導入織物材質與 顏色辨識系統、利用AI深度學習提高辨識率,目前準確率達93%以上,更可以1秒就辨識一件衣服,掌握世界趨勢並深耕產業,也做到了把PET回收料變成為一門好生意。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塑膠垃圾正嚴重汙染地球!便利背後的環境悲歌
機能布料變身運動衣 帶動環保新時尚
全球第一件「廢氣回收衣」,幕後功臣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