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中華科工學會60年 支持在美華裔科學家發展、創業

南加州中華科工學會(CESASC)成立於1962年,6月26日慶祝60周年慶。從學會創辦開始至今,CESASC發展成為南加州最活躍、影響力最大的科技社團。2021年至2022年會長Bruce Liu寄語,學會一直致力激勵和支持在美華裔工程師和科學家在職業發展及創業努力;在迎來成立60周年時,學會也達一個新高度。

據學會資訊,上世紀60年代,南加州華人並不多,絕大多數都是台灣僑民,有些人是1949年前來美深造的學人,還有從台灣到美國的留學生。這些科技人才很多在大學做工程及學術研究工作,其中一些人認為應該成立一個科技組織,成員可以互相學習、幫助,於是成立CESASC,成員開始只有30餘人。最初主要發起及創辦人之一是戚文祥和太太,經過年餘準備才成立,成員為來自中國和台灣的留學生。

老成員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初,CESASC成長較快。當時是美國第40任總統雷根執政,為了與前蘇聯競爭,推動星球大戰計劃,南加州航太軍事科技迅速崛起,吸引不少華人科技菁英參與,他們也加入科工學。此時CESASC也發揮凝聚作用,成員最多時有千餘人,也經常舉辦科技研討會、定期年會、學術報告會。同時,根據不同時期需要,推動不同科技項目。只要參加年會,就成為學會會員,每年年會參加人數在300至500人不等。

該會在1980年代還組團訪問中國,受到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接見,鄧小平高度重視該會來訪,討論內容包括如何推動中美科技交流、怎樣利用華人團體優勢做好橋樑作用。該會代表團在前會長王正平率領下,與中國北京籌辦首屆國際激光學學術研討會。

上世紀90年代,由於台灣也在推動高科技發展,該會也參與推動台灣經濟起飛。中國改革開放、中美關係改善,該會積極推動中美科技交流。還協助吳家瑋校長籌集資金與網羅人才,創辦香港科技大學。

CESASC歷次舉辦的年會及成就獎得主,均為華裔科學家及科技菁英,包括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及高錕、中央研究院院士吳健雄、吳耀祖、朱經武、錢煦等,還有聯邦勞工部前部長趙小蘭、伯克萊加大校長田長霖、聖塔芭芭拉加大校長楊祖佑,「時代」雜誌1996年度人物何大一。

科工學會自1986年首次推出大型科技研討會,自1987年成立獎學金基金會。

科工學會在發展中也遇到過挑戰。據成員介紹,在上世紀90年代初,因為前蘇聯解體,隨後南加州航太工業出現一個沒落時期,很多科技人士失去工作,包括CESASC的成員。這時科工學會擔當起為成員尋找出路,職業發展的角色,讓失業成員重新轉換跑道,進入其它科技行業。也有部分人在學會幫助下返回台灣、中國謀求職業發展。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失望司法改革 200紐約市助理檢察官辭職 白艾榮:新人會來
3男欲入室盜竊 華女遠端監控報警
「頭骨打裂」 華嫗遭冷血殺害 其女痛斥檢察長不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