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灣創新應用展登場 鎖定5大產業技術領域

南台灣創新應用展透過規劃,五大主題常態展示區,展示去年研發成果。(記者盧萍珊攝)
南台灣創新應用展透過規劃,五大主題常態展示區,展示去年研發成果。(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六甲報導

經濟部在工研院六甲院區舉辦「南台灣創新應用展」,以五大主題展區,展出經濟部科技專案補助工研院研發的三十項創新技術,去年研發成果創造產值超過三百億元,未來四年將再投入一百五十億研發經費。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面對二0五0年淨零排放趨勢,鎖定南台灣邁向低碳轉型的主要五大產業技術領域,包括低碳智造、化合物半導體、智慧感測、先進雷射、下世代網通進行創新研發。去年協助超過一千家南部廠商,完成五百六十七件技術服務案,創造超過三百億元產值,未來四年將再投入一百五十億科專資源,攜手工研院、學研單位及產業共同提升南台灣經濟發展。

經濟部十六日在工研院六甲院區舉行南台灣創新應用展。(記者盧萍珊攝)
經濟部十六日在工研院六甲院區舉行南台灣創新應用展。(記者盧萍珊攝)

工研院協理胡竹生說,這次展出的亮點技術中,「3D-AI自動機器人」已與國內知名機器手臂大廠達明機器人合作,應用在國內外金屬加工、光電半導體、微電子等產業,預計三年創造超過四十億元收入。

「NIP+永續製造套件」協助國內製造業找出碳排放熱點及實現第一級數據品質盤查;「AMR自主式移動機器人」是全台第一個能從室內到室外、還能夠搭電梯的外送機器人。國內雷射設備大廠台勵福攜手工研院及千瓦級高能雷射源供應商㵢杰共同開發的「智能雷銲鋰電池模組規模化設備」也是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