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下營出現首例日本腦炎案例 區公所結合衛生所強化環境孳清與防治

南市下營出現首例日本腦炎案例,區公所結合衛生所清查確認病例周邊豬舍,向養豬戶宣導及檢查有無懸掛捕蚊燈及環境孳清。(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下營出現首例日本腦炎案例,區公所結合衛生所清查確認病例周邊豬舍,向養豬戶宣導及檢查有無懸掛捕蚊燈及環境孳清。(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下營出現首例日本腦炎案例,區公所結合衛生所清查確認病例周邊豬舍,向養豬戶宣導及檢查有無懸掛捕蚊燈及環境孳清。(記者李嘉祥攝)

每年5月至10月為日本腦炎好發期,並於6、7月為流行高峰期;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於6月19日發布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活動地點位於下營區;下營區公所特清查確認病例周邊豬舍,向養豬戶宣導日本腦炎防治,檢查有無懸掛捕蚊燈及環境孳清,並鼓勵接種日本腦炎疫苗,希望多管道進行防治,杜絕傳染源發生。

下營區長李宗翰表示,下營為畜牧重鎮,養豬場約有77場、飼養頭數約6萬3千頭,場數為全市之冠,總頭數約佔臺南十分之一,另水稻田面積約600公頃,環繞於都市計畫外鄉村區,皆為日本腦炎傳播病媒蚊容易孳生環境。

李宗翰區長說,自發生首例日本腦炎起,衛生局積極對患者周邊地區民眾及養豬戶進行衛教宣導、提供捕蚊燈懸掛及積水容器疫情調查等防治措施,區公所也同步針對周邊養豬戶進行捕蚊燈懸掛檢查、環境孳清及鼓勵工作業者接種日本腦炎疫苗,希望有效控制疫情避免擴大。

李宗翰強調,感染日本腦炎嚴重者可能出現譫妄、意識不清、腦神經功能損傷等精神症狀,甚至昏迷或死亡,致死率高達20至30%,籲請居民務必重視防蚊重要性並做好環境孳清,消滅病媒蚊,防止日本腦炎及登革繞肆虐;也提醒民眾避免於日本腦炎病媒蚊高峰期、黎明或黃昏在豬舍、水稻田或池塘溝渠活動,戶外活動時建議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避免被蚊子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