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原民小子夏令營傳承原民文化 原民舞蹈融合現代舞風再創新猷

南市副秘書長王揚智、教育局副局長王崑源、南市原民會主委白惠蘭、市議員Ingay Tali穎艾達利、施余興望TJAKUMAY TAGAW、朱正軒等人出席南市原民小子夏令營始業式。(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副秘書長王揚智、教育局副局長王崑源、南市原民會主委白惠蘭、市議員Ingay Tali穎艾達利、施余興望TJAKUMAY TAGAW、朱正軒等人出席南市原民小子夏令營始業式。(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副秘書長王揚智、教育局副局長王崑源、南市原民會主委白惠蘭、市議員Ingay Tali穎艾達利、施余興望TJAKUMAY TAGAW、朱正軒等人出席南市原民小子夏令營始業式。(記者李嘉祥攝)

為豐富原住民族學生的暑假生活,同時傳承族語與文化,臺南市教育局連續12年辦理「原民小子夏令沉浸式族語文化體驗教育營」,今年活動自24日至8月18為期4週,24日並於永康國中舉行始業式,安排3位族語老師向學生代表表達祝福。市府副秘書長王揚智代表市長黃偉哲出席,教育局副局長王崑源、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主委白惠蘭、市議員Ingay Tali穎艾達利、施余興望TJAKUMAY TAGAW、朱正軒等人均到場觀禮。

此次參加原民小子的學生共63人,其中阿美族27人、排灣族13人、太魯閣族9人、泰雅族6人、卑南族3人、魯凱族2人、賽德克族1人、布農族1人、非原住民族學生1人。在永康國中上課的有29人,在新東國中上課的則有34人。

排灣族包光輝老師主持祭儀祈福,卑南族元高美玉、阿美族陳玉梅、排灣族高金玉等老師贈送花環、項鍊、鑰匙圈等不同象徵物,期待學生習得原住民族文化、生活技能及祭典儀式,並具有智慧、力量、健康與平安,場面溫馨。

連續12年擔任原民小子夏令營老師的卑南族亓高美玉老師說,將花環送給學生,期待學生學習成果像花一樣美麗豐收。阿美族陳玉梅老師說,手持項鍊交給學生,祝福學生在營隊學習成長,獲得阿美族的文化與知識。教授排灣族語的高金玉老師表示,將原民鑰匙圈交到學生手中,祈求祖靈開啟原民小子智慧、力量、健康、平安。

主持始業式開場祭儀的排灣族老師包光輝說,排灣族傳統祭儀文化是向祖靈告祭,祈願祖先在前方引領、指導,透過祭儀告知祖先原民小子的課程即將要開始,會謹遵祖靈的智慧及訓示,讓年輕學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獲益良多,並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直到永遠。

市長黃偉哲表示,南市是族群共榮之都,族群文化傳承是他重視的議題之一。在原住民族教育方面,應首重消弭族群歧視,市府致力於落實族群平等,原住民族教育需要更多的新血投入,從學校課程到文化傳承都會全力支持,連續12年辦理原民小子就是傳承原民文化最好的體現,也期待原民小子透過傳統生活技能、歌謠、舞蹈、信仰與祭儀等課程,更加認識原住民族優美的歷史與文化,對自己的族群感到驕傲。

教育局長鄭新輝說,為同時照顧溪南、溪北區的學生,減少師生交通奔波,教育局分別於永康國中以及新東國中兩校開設5個班,課程設計上,繼去年首創主題式教學,讓學生可以同時學習族語及文化,今年再度創新,將傳統原住民族舞蹈結合現代舞風,展現原住民族文化活力。期待透過活動設計讓參與學生更認識原住民族文化的優美,繼而發揚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