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推動國產漂流木材再利用

南市農業局森保科邀嘉義大學木材利用退休老師張義雄介紹木材辨識方式,並展示各種疏伐木與漂流木多元利用成品及說明漂流木撿拾新規定。(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農業局森保科邀嘉義大學木材利用退休老師張義雄介紹木材辨識方式,並展示各種疏伐木與漂流木多元利用成品及說明漂流木撿拾新規定。(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農業局森保科邀嘉義大學木材利用退休老師張義雄介紹木材辨識方式,並展示各種疏伐木與漂流木多元利用成品及說明漂流木撿拾新規定。(記者李嘉祥攝)

為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政府透過森林經營疏伐撫育措施及修正漂流木撿拾規定,讓民眾更方便取得再利用,達成減碳目標;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廿九日特邀嘉義大學木材利用退休老師張義雄介紹木材辨識方式,並展示各種疏伐木與漂流木多元利用成品及說明漂流木撿拾新規定。

市長黃偉哲表示,漂流木可製作裝置藝術和木藝品,疏伐木則可用於室內裝飾、傢俱、組合玩具材料及文創商品等;漂流木和疏伐木再利用不僅增加木材附加價值,還能推動本土木工和手作文化,也促進國產木材在利用,並實現碳儲存淨零排放策略。

農業局長李建裕說,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修訂漂流木撿拾規定,從指定日起至下次颱風警報發布前皆可自由撿拾,另也放寬未經裁切且符合規格的木材均可撿拾;為強化木材溯源管理,若撿拾漂流木有商業用途,應依森林法規定設置帳簿,並申請登錄「臺灣林產品生產追溯系統」,取得條碼後方可販售。

農業局森保科長朱健明指出,森林法公告十二種貴重木材,民眾可通過觀察木材色澤、紋理及導管腔等特徵來辨識,一般貴重木材政府會在公告自由撿拾前清理註記完畢,如屬未經裁切、單支規格符合末徑小於廿公分且長度二公尺以下,無政府註記或烙印標記者,不論是否為貴重木,民眾可自由撿拾,也期盼透過政策與措施,提升國產材利用率,減少碳排及促進森林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