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新生活藝文誌帶民眾到後壁 領略全台最老岳王廟連文藏頭籤詩

南市文化局新生活藝文誌帶民眾走進在地,到後壁領略全台最老岳王廟連文藏頭籤詩精妙。(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文化局新生活藝文誌帶民眾走進在地,到後壁領略全台最老岳王廟連文藏頭籤詩精妙。(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文化局新生活藝文誌帶民眾走進在地,到後壁領略全台最老岳王廟連文藏頭籤詩精妙。(記者李嘉祥攝)

廟宇是地方重要的民生重心,庶民生活中的大小事,往往需神明「照看」與「背書」才能心安。臺南市文化局最近一期發刊的《S-Life新生活藝文誌》5月號,帶領大家到後壁跟神明聊一聊,一窺「千迴百轉心中事,一紙四聯說分明」的「連文藏頭籤詩」箇中奧妙。

後壁下茄苳旌忠廟是臺灣岳飛信仰的重要據點,亦是全臺最古老岳王廟,除供奉岳府元帥,另也祭祀傳說中岳飛的十位結拜兄弟,是臺灣極具規模的岳家軍信仰重鎮。

南市文化局表示,後壁旌忠廟有一大必看亮點,便是存有56首「連文藏頭」籤詩,首字可排列出「臺灣府諸羅縣北路下加冬武穆岳聖王靈感簽詩凡爐前弟子及四方信士來問卜當誠心潔淨抽出一枝又求金杯為準吉凶禍福明斷有應」字樣,從「臺灣府諸羅縣」文字,推測籤詩最晚可能是在清乾隆52 年(1787)林爽文之亂後,將諸羅縣改為嘉義縣前即完成。

《S-Life新生活藝文誌》除書寫地方大小事,也帶領大家走進在地;「跟神明來聊天-後壁的籤詩小旅行」吸引許多民眾參加,除介紹籤詩的種類和由來及實地體驗,編輯團隊也分享採訪時抽籤的神奇經歷;面對解籤人才凋零,後壁的旌忠廟與福安寺順應時勢,將籤詩及解籤內容上傳網路以利民眾查找,或是像財團法人泰安旌忠文教公益基金會近年持續與文史工作者合作,對籤詩資料進行勘對修訂,都讓大家看見信仰文化如何與時俱進,保有傳統及在地特色。

文化局長謝仕淵指出,「連文藏頭籤」有別於常見的「六十甲子籤」及「雷雨師百籤」,極具特色,而除了下茄苳旌忠廟外,後壁許多廟宇也有連文藏頭籤詩,例如安溪寮福安寺有76首,為目前所知同類型連文藏頭籤詩最長者,新嘉里福安宮有46首籤詩,為最短者,無論長短都反映了地方信仰的與眾不同之處,也呈現其各有千秋的精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