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環保局培訓孳清種子教師 協助社區防疫杜絕登革熱病病媒蚊孳生

南市環保局培訓孳清種子教師,邀專業講師經驗分享,將投入社區協助防疫,杜絕登革熱病病媒蚊孳生。(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環保局培訓孳清種子教師,邀專業講師經驗分享,將投入社區協助防疫,杜絕登革熱病病媒蚊孳生。(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環保局培訓孳清種子教師,邀專業講師經驗分享,將投入社區協助防疫,杜絕登革熱病病媒蚊孳生。(記者李嘉祥攝)

時序即將進入夏天病媒蚊好發季節,為提高登革熱防疫能力,滅絕病媒蚊孳生,臺南市政府環保局24日特舉辦病媒蚊孳生源培訓說明會,近百名來自各行政區環保衛生巡查人員參與,透過專業密集訓練,讓這群種子教師為社區防疫工作注入重要能量。

環保局邀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中心黃旌集研究員講授病媒蚊防治知識及環境孳生源,並實務帶領學員診斷北區振興里隱性孳生源。講師也分享經驗,提醒社區鄰里易見的孳生源主要為桶、缸、甕、盆,隱性孳生源則是水錶孔、屋頂排水溝、盆栽底盤、堆置雜物、水溝等不易翻動察覺處;居家空地、菜園以儲水桶、桶蓋、帆布凹折處及積水窪地也是常見孳生源,請民眾留意巡視環境積水處,避免孳生病媒蚊。

市長黃偉哲表示,登革熱是社區環境病,需當地種子教師就地診斷病媒蚊孳生源,配合當地民眾、志義工投入孳清,沒有積水容器就沒有登革熱問題,呼籲民眾養成「巡、倒、清、刷」好習慣,如有登革熱病例,由環保局再配合噴藥撲殺帶有登革病毒成蚊,可避免登革熱擴散。

環保局長許仁澤說,病媒蚊防治首重孳生源清除工作,依據病媒蚊監測指出,第20週(5月12日至5月18日)誘卵桶平均陽性率達40.99%,以仁德區50.52%最高、北區24.49%上升最多,其中仁德、安南及南區4里更達預防性噴藥標準;時序進入病媒蚊好發季節,呼籲民眾注意及清理環境周遭積水容器。

許仁澤強調,登革熱防治以「孳清為主,噴藥為輔」,一旦查獲陽性孳生源孑孓,一律依法告發3000到6000元不等罰鍰,呼籲民眾持續落實孳清工作,尤其要把握雨後7日黃金孳清期,避免養蚊傷財又引發社區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