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社會局社區人才培力進階課程結業頒證 學員創作數位展示牆行銷社區

南市社會局長盧禹璁頒發結業證書給完成社區人才培力進階課程的學員。(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社會局長盧禹璁頒發結業證書給完成社區人才培力進階課程的學員。(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社會局長盧禹璁頒發結業證書給完成社區人才培力進階課程的學員。(記者李嘉祥攝)

為實踐社區福利化及社區永續發展目標,臺南市政府社會局特辦理「112年度社區人才培力初階及進階」系列課程,10日於臺南市社區永續培力中心舉行進階培力課程結業式,社會局長盧禹璁代表市長黃偉哲頒發結業證書給54位完成培訓的社區學員;現場也展示學員學習成果,進行「E起逛社區」數位成果牆揭幕,讓民眾可以透過QRcode快速認識社區,除行銷社區外也能讓民眾快速瞭解社區推動的各項福利活動與成果。

系列課程中特別安排「社區傳播與媒體應用策略」項目,「E起逛社區」數位成果牆為學習成果展現,透過講師帶領,社區學員從課程中學習如何創建、臉書粉絲頁發文及回應管理,才能吸引民眾閱讀、按讚並分享,進而行銷社區,並從其中精選出40個特色社區臉書粉絲專頁,協助社區數位化轉成QR-Code條碼輸出,張貼於臺南市社區永續培力中心的樓梯牆面,形成「E起逛社區」數位成果牆,讓民眾能透過3C設備瞭解社區推動活動及成果。

黃偉哲表示,社區是推動社會福利服務的重要基石,基石要穩固首重培植在地人才;南市現在有671個社區,期望所有社區都能接受培訓,強化量能,朝向專業性及永續發展,未來也將製作行動式「E起逛社區」數位成果展架,於各大活動中行銷社區,展現社區特色與服務成果,給予社區更多的支持力量。

盧禹璁指出,為持續提升社區人才能量,社會局與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李易駿副校長攜手規劃「112年度社區人才初階與進階系列」培力課程,兩階段課程為期3個月,16堂課共計51個小時,內容包含臺灣社區發展史創始歷程、社區善用資訊技巧、媒體傳播及全民社造行動計畫與SDGs課程等,透過理論教學搭配實務工作指導,並與績優社區交流觀摩,課程豐富又多元化。

永康三民社區黃鈴池主任說,從課程中學到如何從人文地產景來盤點自身社區的優劣勢,進而依規劃方案提供在地福利服務,讓居民安心在地老化;東區大同社區王章記志工說,從社區人文街景攝影藝術課程中學到如何拍攝抓到溫暖人事物,透過鏡頭展現社區歷史記憶的故事,是最好的行銷社區手法;安南區城西社區陳國忠理事長肯定各堂課規劃,透過SDGs學習,未來推動方案時更以永續發展為目標,也期待社會局能持續辦理培力課程,給社區更多支持、進步的動力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