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空品感測技術治理再精進 環保局投稿獲優良論文獎


臺南市環保局善用科技強化環境治理能力,自107年起陸續布建1400點感測器,投入空品監測工作,為突破空間限制,近年來更加入移動式感測器進行測試及驗證,今年度以兩者空品感測器搭配應用成果向「第38屆環境分析研討會」進行投稿,並獲優良論文獎。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重視民眾健康,積極使用科學儀器如空品感測器、物聯網、紅外線熱顯像儀、OP-FTIR監測等設備,搭配實地污染稽查,為市民把關空氣品質。

本次獲選為優良的論文發表內容,即是利用移動式空品感測器的巡航,收集細部的空品感測數值,限縮可疑業者名單後進行現場的稽查與告發,查核告發後,污染事件與民眾陳情次數明顯下降。

環保局長許仁澤表示,此次獲獎內容,即是在基礎的固定式微型感測器佐以創新概念移動式空品感測器,建構監測網路,以了解轄內各地區污染情況,並利用移動式感測器進行細部的污染溯源、以人工智慧進行有效巡航、固定與移動式感測值交叉檢核等各項互補加成效果。

環保局表示,能獲得優良論文獎是種肯定,亦是動力,後續會不遺餘力持續精進落實智慧環境治理,讓臺南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更多新聞推薦

國會改革法案政院7理由提覆議 柯文哲批:像政治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