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都發局團隊擘劃最適都市發展 多元興辦臺南公宅落實居住正義

南市都發局團隊擘劃最適都市發展,多元興辦臺南公宅落實居住正義。(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都發局團隊擘劃最適都市發展,多元興辦臺南公宅落實居住正義。(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都發局團隊擘劃最適都市發展,多元興辦臺南公宅落實居住正義。(記者李嘉祥攝)

臺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今年度配合各項國家及市政重大建設,擘劃最適都市發展與成長管理計畫,並針對現行都市計畫問題作通盤性的檢討解決,同時致力維護居住正義推動各項住宅政策,以務實多元方式興辦臺南公宅,在不增加市府財政負擔下照顧市民居住需求、落實居住正義,朝宜居城市願景邁進,並以地方與社區為核心,透過由下而上自主參與精神凝聚地方社區與社群共識和力量,逐步實踐大臺南城鄉區域均衡發展,以行動陪伴和支持地方社區邁向永續發展。

市長黃偉哲表示,配合行政院核定南科三期擴建計畫,市府積極辦理都市計畫變更,並於今年6月公告發布實施,未來在84.5公頃的南科三期基地將引進半導體、智慧機械、智慧生醫、通訊及電腦周邊、研發創新中心等產業,達到產業與地方共榮共生及接軌國際目標;因應南科及周邊發展,並積極辦理南科ABCDENO都市計畫案面積約430公頃,內政部今年10月31日審定,後續將無縫接軌啟動區段徵收作業;另也完成善化區通檢案發布、辦理安定區通檢案及新市區整開區及重製案,合計約1211公頃,並同步推動南科特定區F、G、I區等開發區塊面積約136公頃,強化大南科永續發展格局與生活機能。

都發局長徐中強指出,市府配合教育部活化中西區民權路、和緯路、華平路學產地辦理都計變更案,將30公頃閒置學產地轉型為台南科技產業專區,目前於內政部審議中,預計113年度將接續啟區段徵收籌備作業,同時也辦理39處都市計畫公共設施保留地專案通盤檢討及永康等24處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合計解編全市約500公頃私有公設保留地,節省市府約1500億用地取得費用,並透過整體開發或回饋取得及興闢約117公頃公共設施,另辦理發布實施31案都市計畫案,取得公共設施用地約63.71公頃,增加都市開放空間及提供生活機能。

徐中強進一步說明,為降低市民居住負擔、保障居住權益,都發局近年積極規劃只租不售臺南公宅,提供市民良好的居住環境,今年9月南市首座公辦都更捐贈臺南公宅二空新村A區公宅75戶結構體完成舉行上樑典禮,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社會住宅類金質獎,為開創臺南首座取得國家卓越建設獎都更臺南公宅,後續包括精忠二村公宅、小東公宅等也將陸續完成結構體工程,臺南公宅藍圖已逐步實現,目前全市興建及規劃中的公宅可提供約8138戶,其中透過都更容積獎勵可無償取得約1264戶,另可取得公設用地7.75公頃及完成公設開闢,總計透過公辦都更容積獎勵可為市府節省200億元公帑,今年亦成功獲國土管理署補助經費,增加安平區崇義新村、南區警察新村、新營區金華段及南區喜樹灣裡住宅基金土地等公辦都市更新案,未來也會持續盤點新的基地,積極推動公辦都市更新政策,活化土地外,亦可減輕中央與地方財政壓力。


徐中強表示,為降低市民居住負擔、保障居住權益,都發局也透過住宅補貼、包租代管、臺南公宅多元推動住宅政策,期許帶給市民朋友更宜居的環境。辦理住宅補貼業務方面,今年度購置貸款利息補貼共受理4582件,修繕貸款利息補貼共受理215件,另首度針對申請內政部自購住宅貸款利息補貼合格戶加碼1次性補貼6萬元,預計受惠戶數630戶,共計受理3850件,亦配合中央辦理300億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自今年7月3日起採隨到隨辦方式辦理,14區公所及成功大學生輔組皆有專人協助收件,統計至11月已受理申請逾4.5萬件。

黃偉哲強調,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透過委託專業租賃業者開發民間空屋,再出租予一定所得以下的市民,並提供獎補助費用及租金補貼予房東房客,降低空屋率同時解決部分租屋需求,自107年開辦迄今,南市縣市版及公會版共計已媒合逾6,000件,其中縣市版第三期計畫執行率更高達96.6%,反映熱烈;目前已開辦至第四期計畫,期以提升專業租賃服務品質為目標,提供房客安心適居環境。

徐中強指出,為加速興辦臺南公宅,都發局採公辦都更回饋、政府興建、獎勵民間捐建等多元方式同時辦理,截至今年11月已有9案共計3153戶動工,包含本市興辦小東公宅、精忠二村公宅及二空新村A區公宅等3案,以及國家住都中心興辦新都安居、開南安居、新市安居、東橋安居、橋北安居、億載安居等6案,將於113年底至114年陸續完工,完工後供市民申請租用入住,照顧市民居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