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應大與伸興工業產學合作開班 聯手推動縫繡新生活

伸興工業捐贈縫紉機與經費予台南應用科大,期能透過產學合作將縫繡技巧傳授與民眾,培養對縫紉的興趣。(記者李嘉祥攝)
伸興工業捐贈縫紉機與經費予台南應用科大,期能透過產學合作將縫繡技巧傳授與民眾,培養對縫紉的興趣。(記者李嘉祥攝)

▲伸興工業捐贈縫紉機與經費予台南應用科大,期能透過產學合作將縫繡技巧傳授與民眾,培養對縫紉的興趣。(記者李嘉祥攝)

為讓更多階層民眾學習及了解縫紉樂趣,臺南應用科技大學與全球家用縫紉機代工龍頭-伸興工業產學合作發起「縫繡新生活運動」,伸興工業17日捐贈25台縫紉機及35萬經費與學校,期能透過縫繡技巧傳授與學習,讓參與民眾珍惜服裝資源,帶動學習者創新思考模式,年長者除可鍛練眼睛、手部肌肉外,還能活用大腦,學習生活的基本技能,對於服裝再利用再設計有新的認知。

南應大服飾設計管理系主任林妙姿表示,縫繡新生活以公益捐贈、循環經濟、共學共融為活動主軸,課程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刺繡課程,民眾只要捐獻5張可對獎發票即可免費報名學習,第二類是二手衣改造課程,民眾攜帶2條舊牛仔褲即可免費報名課程,將舊衣再生成為日常非常實用的環保袋、飲料袋、提袋;第三類是縫紉課程,以共學共融方式提供親子或青銀報名,父母可帶著孩子、阿公阿嬤帶著孫子來共學,參與年齡只要在國小三年級以上者就能報名。

林妙姿說,該項計畫以學生為中心場域,由刺繡中心師生引導民眾學習縫紉與刺繡技能,從實用的袋包開始,讓參加民眾能學到自行改造舊衣技術,除能重新認識衣服與生活間的密切關係,將衣物循環再利用,藉由縫紉修補減少丟棄衣物產生的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問題,產學合作共同推動經濟循環與發展永續環境,對環保盡心力,也培養服裝美學概念及傳授實用技能,提升生活品質,更透過跨界合作創造親子、青銀共學環境,攜手產業共同實現社會責任。

伸興工業董事長林志誠指出,因深刻體認到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重要性,2020年成立「伸出愛興志工隊」,招募熱心公益員工、親友、退休員工、供應商共同回饋社會,從「陪伴」角度出發推動長者陪伴關懷活動,每年安排志工到社區發展協會或關懷據點進行長輩縫紉體驗活動,同時也與中華民國服裝甲級技術士協會合作,到全台各偏鄉與社區教授小學生與老年人學習縫紉技能。期望拋磚引玉,推動社會公益。

林妙姿強調,縫繡新生活課程將於1月20日至12月21日期間開班,每兩個月安排三堂課程,除邀請南應大服設系教師及畢業校友擔任講師,每堂課還有8位南應大服設系二、三年級學生擔任助教,讓學生能跟著優秀的校友學姊們學習,還能將所學的服裝專業技術應用於教學,提升職場競爭力,課程內容多元,從萬用袋、提袋、帽子、短褲、短裙、披風、刺繡提袋、珠寶刺繡等,名額有限,自即日起歡迎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