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大橋斷裂調查出爐 鋼絞線鏽蝕嚴重沒人管

南方澳大橋去(2019)年10月1日崩塌,造成6名外籍漁工罹難、12人輕重傷,震驚社會。經過一年調查,運安會今(25)日公布最終調查報告,列出4項肇因,直指大橋鋼絞線繡蝕嚴重,是造成大橋崩塌的主要肇因。

對於國內有非常多新建的吊索橋或斜張橋,主任調查官王興中表示,現在的科技及設計施工水準與20年前差很多,從法規體制來看,行政院已提出相關規定,特殊橋樑都必須有詳細的維修計畫。

因此陳興中指出,改善建議第一點就是要求所有橋樑主管機關確實依照行政院的要點執行,針對特殊性橋樑的設計以及日後維護方式,今年元月3號交通部頒布的橋樑檢測規範已經明訂,每一座特殊橋樑都要有獨特的維護計畫,並明列風險、所處位置、後續維修等,在不容易接觸到的地方要怎麼設計讓檢測人員可以接觸,也在規範內。

運安會公路組召集人葉名山進一步說明,南方澳大橋位於漁港出海口,屬重鹽害、高濕度區域,大橋使用多年後,吊索系統防水設施逐漸劣化,運安會發現,橋面端錨與鋼絞線長時間處於具鹽分的積水環境,造成積水線附近的鋼絞線嚴重銹蝕,在套管設計時沒有想到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