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一週】南非強暴案引眾怒 移工淪代罪羔羊

【苦勞網特約編輯陳韋綸/綜合編譯】發生在南非的一場強暴案竟演變為針對無證移工的仇外攻擊!7 月 28 日,南非約翰尼斯堡以西的小鎮庫格斯多普(Krugersdorp)礦場中,一群持槍歹徒闖入一個 MV 的拍攝現場,強暴了包括演員與劇組人員在內的 8 名女性。警方隨後逮補了 84 名在當地礦場工作的無證移工,當地居民甚至闖入礦工營地,不只對工人施加暴行,還縱火燒毀了他們的房屋。

南非警察部長貝基・賽勒(Bheki Cele)怒斥庫格斯多普強暴案是「國恥」,並且大動作逮補 84 名無證移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被捕者被指控的罪名是「非法入境」與「持有贓物」,至今沒有任何一人是被以「性侵害」的罪名起訴。

庫格斯多普強暴案引爆了當地民眾的憤怒。8 月 1 日,當被捕者現身法院時,法院外頭一群憤怒的示威者高舉「我的身體不是犯罪現場」、「強暴犯不得假釋」、「我是下一個受害者嗎?」等標語。示威者怒斥執法單位無能解決該國犯罪問題。根據世界銀行資料,在 2020 年,南非每 10 萬人就有 33 人遭蓄意謀殺,謀殺率排名全球第 8。南非的強暴犯罪也很猖獗,今年(2022)1 至 3 個月,南非已發生 11,000 多起強暴案,平均每天就有 121 名女性被強暴,強暴案定罪率卻很低,只有 3.1%。

示威者裡頭也赫然出現南非惡名昭彰的反移民組織「杜拉拉行動」(Operation Dudula)。在祖魯語中,「杜拉拉」有「驅逐」之意。杜拉拉行動原本是網路行動,在去年舉辦首場遊行後演變成民團組織。他們宣稱非法移民造成了南非治安、失業與衛生條件低落等問題。杜拉拉行動經常訴諸暴力,包括攻擊無證移工、燒毀其房屋,甚至殺害他們。

強暴案發生後,有暴徒以石塊封鎖通往庫格斯多普外圍的礦工營區的道路,並且焚燒輪胎。根據美國新聞頻道「ABC News」,憤怒的當地居民燒毀礦工的棚屋,並且將他們拖出營地,扒光衣物再毆打他們,這些無證移工最後被交給警察,眼見暴行越演越烈,賽勒也不得不出面呼籲克制,強調「合法抗議與犯罪行為之間還是有差別的」。

致力對抗仇外情緒的組織「Kopang Africa」批評:「有特定的政治團體正在利用庫格斯多普的示威推動仇外的政治議程。」非洲媒體觀察團體(Media Monitoring Africa)也呼籲媒體謹慎報導,避免將強暴案直接連結到國籍議題。非洲媒體觀察注意到,諸如南非媒體「IOL」使用「80 名非法礦工在強暴案後被捕」作為新聞標題;英國《衛報》更是直接下標:「80 名被指控強暴的男性出席法庭」,儘管這些被捕者被指控的罪名是「非法入境」,尚無一人被指控性侵害,新聞媒體卻已未審先判,將使讀者假設被捕者就是涉入強暴案的嫌犯。

非洲媒體觀察呼籲,不要讓民粹主義者將外國人當成代罪羔羊,激起與煽動民眾憤怒,轉移人們的注意力,因為在強暴猖獗的南非,國籍顯然不是庫格斯多普強暴案之所以發生的因素。非洲媒體觀察認為,真正該被質疑的應該是南非當局,也就是執政的「非洲人國民大會」(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ANC)。隸屬 ANC 的總統西里爾・拉瑪佛沙( Cyril Ramaphosa)曾在 3 年前表示氾濫的強暴犯行已是全國危機,當時 ANC 甚至制定了打擊性別暴力與謀殺女性的戰略計劃,非洲媒體觀察質疑,為什麼至今仍未採取行動落實計劃?

根據估計,南非約有 120 至 150 萬名無證移民,這些移民來自莫三比克、辛巴威等鄰近的其他非洲國家。無證移民在南非從事底層的非正規工作,例如非法採礦或是金屬回收。這群被稱為「zama zamas」(祖魯語中的「堅持下去」)的無證移工,被認為是該國治安與經濟不佳的原因。

南非學者暨記者理查德・派索(Richard Pithouse)指出,南非的仇外問題是在 2008 年一場發生在約翰尼斯堡北部小鎮亞歷山德拉(Alexandra)的攻擊事件後開始引發關注。當地社區指責無證移工偷走了當地人的房屋與工作後,並攻擊莫三比克、辛巴威與馬拉威移民的棚屋,最終以暴力奪走了 62 人性命,並導致高達 10 萬人流離失所。

隸屬 ANC 的前南非總統雅各布・朱瑪(Jacob Zuma)在 2009 年執政後,南非的仇外問題越來越嚴重。派索認為,朱瑪將民族沙文主義帶入公共領域,放任當局向貧民宣稱是「外國人的湧入」才導致本地人無法獲得住宅與其他權利。

長期執政的 ANC 並未解決南非社會問題:南非失業率高達 35%,青年失業率更超過七成,無法解決危機的 ANC,預料將輸掉 2024 年的全國大選,也因此越來越傾向將移民當作代罪羔羊。ANC 發言人普爾・梅比(Pule Mabe)曾語出驚人表示:「獵捕非法外國人的季節已經到來」、「我們再也無法保證他們的安全」,凸顯 ANC 正急遽向右轉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