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將屆8週年 中國批菲謀劃提新仲裁

(中央社台北10日電)南海爭議裁決將屆8週年之際,中國舉辦國際研討會探討裁決相關問題,重申仲裁庭「完全是越權審理」,裁決是「非法無效」,並批評菲律賓在第一次仲裁嘗到甜頭後,現在又準備謀劃提出新仲裁。

海牙常設仲裁法院於2016年7月12日公布南海裁決,表示北京「對南海水域內資源無歷史性權利」,同時指出,「藉由妨礙菲律賓的捕魚和石油開採、建設人工島嶼,以及未阻止中國漁民在該區域的捕魚活動,中國侵害菲律賓在其專屬經濟區享有的主權權利」。

菲律賓在這場國際法律戰獲得全面大勝,但中國不承認南海裁決,並聲稱幾乎整片南海都屬於中國。

南海仲裁將屆8週年之際,中國於6月6日在山東青島舉行「南海仲裁案裁決之審視」國際研討會。

據南部戰區微信公眾號9日發文,指會上討論其中一個重點,是仲裁庭是否有權進行管轄。

文章表示,中方的立場明確,就是南海仲裁案的仲裁事項,是領土主權和海洋劃界問題。領土主權問題顯然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調整範圍;而涉及海洋劃界問題,中國也根據公約規定作出排除性聲明。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完全是越權審理」。

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教授雷筱璐表示,仲裁庭無視菲律賓把領土和主權爭議及有關海洋劃界的爭議,包裝成一個有關「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解釋和適用的爭端來提出仲裁;也無視了締約國簽訂相關公約時,意圖不把主權爭端提交仲裁裁決。

文章指出,研討會上另一焦點是仲裁庭錯誤認定事實,「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第3款指出,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岩礁,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

文章又指出,當前美國和菲律賓加大翻炒所謂「裁決有效論」,菲律賓更將裁決作為頻頻對中國進行海上侵權挑釁的所謂法理基礎。而無論從國際法還是歷史事實,這份「非法無效」的南海仲裁案裁決,不僅無法解決中菲之間的爭議,反而進一步加劇爭端。

華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長吳士存表示,去年以來菲律賓在仁愛礁(仁愛暗沙)的一切行動,如重返黃岩島等,都和裁決密不可分,「菲律賓已經從第一次仲裁中嘗到甜頭,現在又準備謀劃著提起新的仲裁。」

據路透社今年3月報導,菲律賓國防部長鐵歐多洛(Gilberto Teodoro)向北京提出挑戰,要求國際仲裁裁決兩國爭端。

他表示,「如果中國不害怕向世界表明自己的主張,為什麼我們不根據國際法進行仲裁?」沒有國家相信中國的主張,其他國家認為這是中國使用武力、恐嚇,迫使菲律賓屈服於其野心。(編輯:陳鎧妤/謝怡璇)11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