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架構草案 未提是否具約束力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3日專電)預料在東南亞國家協會外交部長暨相關會議期間,由東協國家與中國大陸的外交部長們背書的「南海行為準則架構」,並未言明它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50屆東協外長會議(AMM)暨相關會議於2日至8日在馬尼拉舉行,「南海行為準則架構」(Frameworkof a Code of Conduct in the South China Sea)是大會預定討論的重要文件之一。

根據記者取得的資料,這份長達2頁的文件旨在「建立以法治為基礎的架構,包含一套引導相關各方的規範,並促進南海的海事合作」,並強調這「不是處理領土爭議或海洋劃界的文書」。

草案未提及南海行為準則是否具有約束力,各方僅承諾全面並有效落實「南海共同行為宣言」,並建議採取信心建立措施以及熱線,以避免發生擦槍走火的事件。

有專家認為,不具約束力的南海行為準則並無意義。

但菲律賓外交部長凱耶塔諾(Allan PeterCayetano)早前曾說,菲律賓當然希望新的南海文件具有約束力,但這在實務上暫時難以達成,「我們是寧可什麼都沒有呢?還是簽一項簽署國之間同意可執行的行為準則?」

大陸以南海9段線為據,主張擁有南海大部分海域,與數個東協國家主張的海域發生重疊,引發爭議。長久以來,南海爭議一直造成區域緊張。

東協於2002年與中國大陸簽署了「南海共同行為宣言」,各方同意克制並避免升高緊張。但宣言不具約束力,包括菲越在內數個國家於是力促擬訂一份具約束力的規範,也就是南海行為準則。

南海行為準則架構將是各方未來正式協商「南海行為準則」的依據,東協與大陸的外交部長們可能於6日在東協暨中國外交部長會議上,為這份架構背書,這被視為南海談判上的重要進展。10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