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白河 蓮花季無亮點 後壁鐵道祕境可借鏡

20多年前台南白河蓮田面積曾高達460公頃,但隨著人口老化、青壯年人口外移,蓮田面積日益縮減,如今僅剩200公頃左右,不僅老農憂心產業凋零,青農也坦言整個白河地區的環境,對農民並不是很友善。地方盼從政策面扭轉逆勢,像是水資源更穩定、提高轉作補助、白河蓮花季可以更周延等,提升整體觀光競爭力。

白河區農會推廣部主任孫美玲表示,白河蓮花季約自26年前開始舉辦,當時吸引很多遊客前來遊賞,因此不少蓮農擴大經營,導致白河蓮田面積曾高達460公頃,但不久卻傳出薊馬病蟲害,原本不用噴藥防治的蓮田,後來都得噴藥,否則無法收成。

孫美玲認為,近年對蓮農不利的環境因素遞增,盼政府可以從政策面著手,目前白河蓮花轉作補助每公頃2.5萬元,若能提高轉作補助,可鼓勵農友增加種植面積。

另有青農指出,台南後壁有一處鐵道蓮花祕境,因為蓮田依偎在鐵道旁,彼此相呼應,吸引眾多鐵道迷或攝影愛好者前來;反觀,近年白河蓮花季卻如「一次性煙火」,開幕式排場盛大,卻無法延續觀光熱潮,也沒有營造拍照亮點,使得許多外地遊客前來白河時,經常問「哪裡可以看蓮花?」他坦言,近年蓮花季的人潮盛況,早已不如往日。

白河區長董麗華回應,今年蓮子銷售極佳,還聽說得排隊才買得到,對於地方盼增加蓮花季打卡亮點部分,區公所會再研究,畢竟得考量農民意願及區域公平性。另針對水資源問題,過去水利單位積極在白河開鑿大型深水井,也會持續追蹤了解未來大區輪作影響灌區供水情形。

台南市農業局表示,白河蓮田面積近年穩定維持200公頃,地方建議提高轉作補助,市府會蒐集意見回報中央,盡力協助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