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早報:歐盟擬從7/4起對陸電動車徵收臨時關稅

南華早報報導,歐盟官員3日告訴中國汽車製造商,歐盟執委會預計將從7月4日起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關稅。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行業補貼的調查有可能使原已緊張的雙邊關係出現新的裂痕。預計歐盟執委會將於下周私下通知各公司將適用的進口關稅水平。

法廣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一家汽車製造商協會3日在布魯塞爾與歐盟貿易部門就調查舉行了聽證會。在這次聽證會上,中企被告知將於7月4日徵收臨時關稅,但沒有透露關稅稅率。

據悉,受影響的中國企業已就歐盟執委會決定不按照歐盟慣例在關稅生效前四周公布稅率,對加徵關稅一事尋求法律諮詢。此前預計稅率將於6月5日公布。7月4日後,歐盟執委會有四個月的時間與成員國協商,將臨時關稅變為永久性關稅。

歐盟執委會貿易與農業事務發言人吉爾(Olof Gill)回應稱,這是一項正在進行的調查,我們不會對此發表評論。我們很快就會宣布一些臨時要素。自歐盟執委會發起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以來,這一事件激怒了北京,幾個月來主導了中歐關係的發展。

該項調查於去年10月啟動,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當時警告,大量中國電動汽車將湧入歐洲,這可能會摧毀歐洲大陸的汽車業,就像十年前歐洲的太陽能產業幾乎被徹底摧毀一樣。

從那時起,關於這項調查的來龍去脈就一直爭論不休。支持者希望徵收更高的關稅以阻止中國的進口,這一論點將擔心電動汽車可能被竊取數據的安全人士和希望保護歐盟工業的經濟民族主義者團結在了一起。另一方面,自由貿易者和環保主義者結成了一個不太可能的聯盟,反對徵收關稅,認為這會扭曲市場,破壞歐盟為擺脫內燃機汽車從而實現脫碳所做的努力。

德國也出現了反對徵收關稅的強大勢力,因為德國的汽車公司也要承擔將在中國製造的德企汽車運回歐洲的更高成本。德國外交官一直在布魯塞爾遊說反對徵收關稅,而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則公開質疑這一調查。現在,布魯塞爾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如何徵收反補貼稅,以平衡他們在中國經濟中發現的補貼水平,並為歐洲汽車公司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又不顯得放棄對歐盟「歐洲綠色新政」的承諾。

報導稱,中國不僅對徵收關稅的前景感到憤怒,而且對這項調查的想法本身也感到憤怒。一封長達五頁的信件郵寄給了歐委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信中威脅要對歐盟的航空和食品出口採取行動。

布魯塞爾的消息來源稱,中方在信中並沒有提出結束這場紛爭的建議,這場紛爭只能透過解決基本補貼問題,從技術上加以解決。內部認為這是在歐盟成員國中煽動反對該項調查的一種方式。

經濟研究公司榮鼎集團的分析師發現,鑒於其他市場徵收的關稅更高,低於50%的關稅不太可能阻止所有中國電動汽車進口並保護歐盟的產業。例如,拜登政府上月就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了100%的進口關稅,這實際上是一項禁令。歐盟當局歷來徵收的反補貼稅平均為19%,而目前對汽車徵收的進口稅為10%。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上周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20%的關稅將導致歐盟從中國的電動汽車進口額減少38億美元,約占目前貿易額的25%。研究發現,歐洲電動汽車的銷售額將增加33億美元。

中方在決定如何應對時也面臨著平衡的問題。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和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目前正在南歐國家訪問,在西班牙和希臘,電動車調查都是重要議題。

王文濤1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主持西班牙中資企業圓桌會時表示「我們希望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經貿摩擦,照顧雙方合理關切,避免貿易摩擦失控升級。如歐方言行不一,繼續打壓中國企業,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

迄今為止,中方已通過官方、媒體和商業等渠道,威脅將針對歐盟的豬肉、乳製品、大型發動機汽車和飛機,同時還對歐盟產白蘭地的進口發起了反傾銷調查。

榮鼎集團的一份報告稱「北京方面正發出信號,準備使用引人注目的手段向成員國施壓,希望藉此影響歐盟貿易政策的走向。這些威脅針對的是法國(農產品和航空航天產品)和德國(汽車),這兩個歐盟最大成員國。」

該報告指出「法國一直支持歐盟委員會,而北京則向巴黎發出信號,稱這種支持將付出代價。德國對電動汽車調查表示懷疑,北京通過威脅柏林,可能希望鼓勵德國總理朔爾茨的政府更有力地推拒。」

此外,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儘管歐盟威脅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更高的關稅,但1月至4月,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在歐洲的註冊量,與去年同期相比猛增了23%。施密特汽車研究公司(Schmidt Automotive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歐共註冊了119,300輛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占該地區進口電動汽車的五分之一。

施密特汽車研究公司創始人馬蒂亞斯˙施密特(Matthias Schmidt)說「(汽車製造商)不斷從中國生產汽車,因為這是目前電動汽車盈利的最佳機會。」歐盟已成為中國出口商的首選市場,部分原因是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10%關稅。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端午節前後政府發錢囉! 這筆4千多元逾百萬人有份 入帳日期金額一次收錄
縮短整合時間 建商推都更危老新模式 老屋直接換新房
頂客族留遺產「不想給兄弟姊妹那麼多」律師傳授1招:先照顧另一半最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