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迴金峰】正興村陶甕大街:整個村子都是我的美術館!

南迴四鄉是這次台東之旅的主要目標,其中金峰鄉由於不靠海,名氣比較小一些,但這裡的原住民文化非常深厚,在在地民眾的努力下,蛻變為歡迎旅人光臨的豐富小鎮

以陶甕為主題的正興村是個小巧可愛的地方,是我們南迴四鄉的第一站。


有這麼多地方可以去,為什麼我堅持要去正興村我也不知道XDD

但查資料的時候這兒就莫名的吸引我

這是一個魯凱族與排灣族混居的部落,是一個移民組成的聚落

這裡的原住民原本居住於南大武山,民國四十三年時陸續遷村來這裡

正興村的遊客中心有個很美的名字:霎時客棧

不過,到現場才發現星期一竟然公休

好在我們主要目的也不是遊客中心,而是想在整個村子裡繞繞

看看傳說中的陶甕大街、石板屋、和原住民藝術

來到正興村時才早上九點,別說遊客了,路上根本沒幾個人

我們開進村子時感到自己非常突兀

停好車,我們用雙腳簡單繞村子一圈

這裡沒有指標,更沒有目標,就是很輕鬆的,徜徉在這個樸實的村子

村子路上有非常多石板砌成的牆

還有各式各樣的原住民圖騰和畫作,散佈在巷弄之間

整個村子彷彿一個大藝術品,散發著多采多姿的原民氣息

百步蛇是排灣族的重要精神象徵,村裡處處可看到百步蛇的圖騰

無論是牆上、或地上,到處可見繪圖或立體雕飾

百步蛇在村中可謂無所不在

「陶甕」是這裡最大的特色

在排灣族和魯凱族的文化中,陶甕都佔有重要角色

1995年起,正興村的社區發展協會便積極發展陶甕的製作與推廣

慢慢地,正興村和「陶甕的故鄉」畫上了等號

陶甕大街在遊客中心走上來,連接介達國小的那條大路

兩旁有許多陶甕相關裝飾,琳瑯滿目

路上有間家屋的圖畫很吸睛 ↑

網路上看到其他的正興村遊記,這幅畫還是一幅青銅色的浮雕

2023年,我們總算看到它完成、著好色的樣子了

這幅畫的主題是傳承,畫裡中間下方的男人正在教兒子鑽木取火的絕活


我們在正興村真的就是漫無目的的瞎走

看到哪裡好玩、哪裡有趣就跑過去看看

牆上、地上都有很多裝飾,很像一座大型美術館

排灣族有三寶:陶甕、琉璃珠、青銅刀

這幅細石子牆面很精細的表達了這幾項傳家寶

也帶入了原住民圖騰及百步蛇的裝飾,是小羊很喜歡的一個牆面

仔細看組成圖案的彩色小石頭,真的是非常非常細緻

用不同顏色深淺的石頭做出漸層和陰影

遠看這些圖畫都很自然生動,線條肯定不含糊,十分賞心悅目!

除了欣賞正興村一磚一瓦、及每個角落的細節

把框架放大,這個背山面海的小村子,本身就讓人很舒服

以青山、大海為底的路,是台東部落很常見的風景,也是小羊這趟意外愛上的構圖

照片看似平靜,但這趟正興村之旅一點也不平靜

我覺得我們一定給村民帶來了很多困擾,因為......全村的狗都對著我們狂叫!!!

真的是非常優秀的狗兒,完全知道我們是外人,盡忠職守給個讚

我們走到哪裡狗就叫到哪裡,叫到巷弄之間全是狗吠聲迴盪著

面對此起彼落的汪汪聲,旅伴無奈地笑說:我覺得我們一定少申請了什麼東西......

離開前夕,我們被介達國小的外牆吸引

天啊這幅壁畫也太太太太太強大了!!!

這幅「通學石板牆」,完整繪製了部落的遷移故事

也畫出了魯凱、排灣族的狩獵文化及各種祭儀,簡直就是部落生活的大濃縮

這幅畫不但內容豐富、畫工細膩,還非常的立體

很好奇這麼大一片作品,要花多久時間、是多少人協力完成的!!


相關連結

完整原文:【南迴四鄉】正興村陶甕大街:整個村子都是我的美術館!

【南迴四鄉】歷坵部落小米學堂、魯拉克斯吊橋、遇見紅藜

【南迴四鄉】金崙觀景平台:坐擁金崙大橋頭完美海景第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