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迴鐵路電氣化通車典禮 完成環島鐵路電氣路網最後一哩路

南迴鐵路電氣化工程完工啟用,今(20)日由蔡英文總統親臨主持通車典禮,在行政院、立法委員、交通部、地方各界首長及民眾的祝福聲中正式通車營運,除串起環島鐵路電氣路網最後一哩路,也為臺灣鐵路史譜出新的一頁。

這項通車典禮由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交通部長林佳龍等人共同主持。

蔡總統表示,鐵路電氣化為我國經濟建設重要的一環,也是臺鐵快捷化的關鍵要素。南迴鐵路電氣化通車,是全國人民殷切期盼的重大交通工程建設,通車後可達成「鐵路快捷化」縮短南迴鐵路行車時間、「動力一元化」電力列車投入營運增加南迴線運能、「提昇營運安全」提供快捷安全的鐵路交通、「減碳綠色運輸」減少廢氣排放改善沿線空氣品質及「促進東部觀光」等效益。

蘇貞昌院長強調,南迴鐵路電氣化全線通車後,可做到全島鐵路平權,所有乘客皆可搭乘普悠瑪及太魯閣號,全國貫通,不僅列車更好、車速更快、班次更多,載運量更大、行車時間更短,也可讓整個臺灣鐵路一線通。

臺鐵工務處長陳仲俊表示,南迴鐵路電氣化路線是橫貫中央山脈南段鋪設,這是普悠瑪和電聯車首度穿越中央山脈。南迴線電氣化12月20日通車,普悠瑪及推拉式自強號都將投入營運,預估假日運能提升13%,高雄至臺東行車時間最多可節省27分鐘,班次也全面更新。

隨後,蘇院長及交通部林佳龍部長也陪同蔡總統搭乘首航列車聽取解說,從臺東車站至太麻里車站,體驗首航旅程。

自民國68年起環島鐵路即陸續分階段完成電氣化通車,截至104年,僅剩南迴線枋寮至知本及屏東線潮州至枋寮的路段尚未電氣化,這項計畫就是辦理這個路段的電氣化工程。行政院在102年6月3日核定這項計畫,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於105年4月8日審議核定基本設計建設計畫經費。

搭配未來花東線鐵路全線雙軌化、臺鐵新購列車到位以及南迴線車站風貌改造,能提升鐵路營運效率,讓民眾享受較舒適快速、風景秀麗、安全又節能的鐵路運輸服務,對臺灣未來整體發展至關重要。

回顧這段歷史,從62年政府開始規劃十大建設,包括鐵道西部幹線縱貫線全線(基隆-高雄間)電氣化,68年7月1日在高雄站舉行通車典禮。西部鐵路電氣化通車後,接著12項建設,規劃環島鐵路;69年南迴鐵路開始動工。

臺東段開工時挖出了在地底沉睡千年的「卑南遺址」,考古隊進行13次搶救挖掘,面積達1萬平方公尺,出土龐大考古資料,包括上千座石板棺、聚落建築遺存,以及大量陶器、石器和玉器等文化遺物,也因此孕育了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在臺東誕生。

後續工程又因地形險惡,貫穿中央山脈,興建工程艱鉅,有人用「逢山挖洞,遇水搭橋」形容,全線有一半工程在開鑿山洞和架設橋梁。35座隧道總長達38.4公里,約占南迴線40%,其中,有4座隧道超過3公里,最長的中央隧道8公里;另外,橋梁110座,北太麻里橋有26公尺高,從數據中不難想見工程的艱困。

從屏東枋寮到臺東站,南迴鐵路全長98.25公里,臺東火車站前的「南迴鐵路紀念碑」,記錄著工程期間21人殉職,有人爆破隧道喪生,有人在女兒出生當天罹難,有人下班時間已到,想把最後的工作告一段落而喪命,有人雖退休為治病繼續在南迴鐵路工程上班,卻在意外中遭逢不幸。

81年南迴鐵路完工通車,補足臺灣環島鐵路失落的一環;103年底開始進行電氣化工程,連續實施3年的晚間停駛列車。直到今年10月31日在西部幹線已通行30年的電聯車,以及以臺東卑南族命名的普悠瑪列車首次成功試車從屏東開到臺東,貫穿中央山脈南端,正式宣告「環島鐵路電氣化最後一哩路」完成,12月20日通車典禮後,12月23日南迴鐵路電氣化正式通車。

搭乘20日首航的吳小姐說,期待已久的這一列車終於通,縮短了時間確實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