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院擬展編鐘仿品惹議 故宮審慎納入評估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國立故宮南院規劃今年5月展出2千年文物「曾侯乙編鐘」複製品,故宮院長蕭宗煌今(7)日出席立院教育文化委員會答詢時表示,這是「教育推廣」活動而非「文物展覽」;他直言,如果規定只能展示真品,「那全世界博物館的恐龍都該拿掉」,但會再找專家學者討論,決定是否展出。

針對故宮南院計畫展出「曾侯乙編鐘」一事,多名立委今日出席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提出質詢,立委黃健豪指出,故宮南院展出「曾侯乙編鐘」屬複製品,此舉不僅不尊重故宮擁有70萬件原件展品的美名,更是對中南部民眾不尊重,要求故宮回歸專業,重新檢視展品規劃。

蕭宗煌表示,這項展品本身是一項樂器,到時會以音樂表演形式展現,屬於教育推廣活動,跟展覽不同,但它也能讓民眾了解文物的功能,對於教育展示品,故宮都會有明確的標示。

蕭宗煌指出,全世界的博物館都會有其慣例與倫理,包括作為教育推廣的參考品,如果這做法是不對的,「那全世界的博物館裡面的恐龍都應該拿掉,因為通通不是原件」。

國立故宮表示,該編鐘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於1997年向湖北省博物館購置之曾侯乙編鐘複製品,曾於中山堂、國父紀念館等場館展出,近期則在2018年至2023年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陳列展示,期間並由臺灣國樂團每年公開演示兩次,推廣編鐘之美。

最近一次是去年7月22日、23日,《王者之音》曾侯乙編鐘複製件展覽計畫,臺灣國樂團演奏家群藉由精湛技巧,敲響震古鑠今的千古金聲,讓這件距今2千多年的文物,演繹出更貼近觀眾的動人樂音,感受東方樂器之王的震撼。

故宮指出,2023底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向故宮表達「曾侯乙編鐘複製品至南部院區展示」意願,並於12月19日至南部院區現場會勘,建議將編鐘放置在博物館2樓售票大廳旁側的現場演示效果較佳,也方便觀眾觀賞編鐘演出;今年1月30日雙方再度就編鐘移置陳列及教育推廣合作進一步現勘商討,但仍於洽談階段,尚未議定契約,針對外界的疑慮與意見,將審慎納入評估。

傳藝中心「曾侯乙編鐘」複製品演奏示範,呈現小鐘清脆秀麗的編鐘特色,重現古典音樂之美。(傳藝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