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衝突頻傳… 衛福部長邱泰源擬修法 但事情恐怕不是修法那麼簡單...

沒有人的博愛座你敢座嗎?博愛座多次發生衝突,也掀起存廢議題的討論。(攝影/林伶潔)

近日屢傳博愛座衝突事件,不僅掀起老人與年輕人間的世代戰爭,也讓博愛座的存廢再度受到關注。衛福部長邱泰源連日表態,表示博愛座不會廢除,但本會期會再提出討論,將朝改名、擴大適用對象修法。

邱泰源擬將博愛座與其他身權法議題脫鉤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下稱身權法)第53條規定,未提供對號座位之大眾運輸工具應設置供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之博愛座,其比率不低於總座位數15%。

事實上,衛福部社家署去年9月就曾提出修法,將現行規定博愛座為「身心障礙者及老瑞弱婦孺」優先乘坐,改為「有其他實際需要者」,擴大優先乘坐對象,但因為立法院屆期不連續而無疾而終。

日前社家署署長簡慧娟被問到是否在今年底重提立法院審議,他表示,因為身權法修法不僅涉及博愛座議題,尚有其他條文須修正,還在重新蒐集各界意見,現階段難以給出時程表。不過,從立委到衛福部長的邱泰源在今(21)日受訪時說,研擬單獨處理博愛座修法,即脫鉤其他身權法爭議法案進行修法。

衛福部朝更名、擃大使用範圍方向修法

邱泰源表示,上個會期大家均認為博愛座的名稱可以討論的,例如日本使用「優先席」,給真正需要的人,或許是更符合需求的做法。

他說,博愛座是社會溫暖層面,所以一定會保留,希望未來的博愛座或優先席的設置,可以讓世代更和諧,本會期也會盡快重啟修法討論。

邱泰源表示,博愛座是社會高度關注的議題,過去身權法修法有不少爭議條文,待黨團,待各黨團、民意凝聚共識,因此來不及排進決議,這段時間大家有了更多的思考,建議先單獨處理博愛座問題,不僅速度更快,也能容易達成共識。

吳春城建議設「讓座鈴」,事實上柯市府任內曾做過...

此外,長期為50至70歲「狀世代」族群發聲的民眾黨立委吳春城則建議,既然博愛座是要讓給「有需要的人」,不妨在車廂內全面安裝「讓座鈴」,只要自己有需求或是看到他人有需求時,就按下讓座鈴,相信一定會有人樂意立即起身讓座。

事實上,這樣的做法台北市曾在2020年試辦過,後來發現使用率不高,且會有被誤按的情形,因此,台北市工運處在經過3年試辦後,表示將不會再擴大到其他路線,車輛汰換後也不會再加裝。

修法就能讓衝突不再發生?恐怕想得太簡單了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身權法排審,當時的議會主席正是邱泰源,從立委到衛福部長,如何完成過往在立法院的未竟之功,相信各界正在觀察,只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若認為修法就能解決衝突的發生,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根據媒體報導,台灣的博愛座最早出現在1976年4月2日,當時是台北市公車業者為紀念總統蔣中正逝世周年,在各路線公車普設「博愛座」,希望市民能發揮「蔣公仁慈博愛精神」主動讓座給老弱婦孺」,而這也可能是台灣的博愛座,不像其他國家多被稱為「優先席」的原因。

前總統馬英九在擔任台北市長時,更曾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率先在台北市公車實施博愛座老人有絕對優先使用權,但不讓座也不會有罰則,直到2013年在身權法的入法。

只是當讓座的美德,開始加上法律的約束,再碰上正義魔人與社群媒體的興盛,若民眾的觀念不改變,政府以為修法了就能讓衝突不再發生,恐怕是太天真。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夏至養生關鍵在「健脾養心」 中醫:3穴位按摩助消除火燒心、調理腸胃
朱立倫領軍藍鷹行動》喊話讓陽光照進國會 用快樂的心情迎接台灣第三波民主
撇藍白否決覆議案!行政院表態最快「這時」聲請釋憲 同時推5項方案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