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企業困於官方繁文縟節 寄望莫迪贏得大選緩解投資限制

印度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近年成為各國投資者的主要市場,但許多公司仍深陷於印度官方的繁文縟節中。印度大選將在19日起開跑,英國財經媒體《金融時報》指出,許多人希望印度總理莫迪如預期一樣再度連任總理,並進一步放鬆讓人窒息的投資限制。

莫迪的承諾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執政10年期間,採取了協助企業的措施,贏得了印度商界精英的讚譽。印度已成為世界上經濟成長快速的國家,自2014年以來,印度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經商便利度排名上升了79位,企業稅率已從30%降至22%。

莫迪多次引用「發達印度」(Viksit Bharat)的承諾,矢言到2047年印度慶祝獨立100週年時,將印度經濟提升至已開發國家水準。印度政府智庫「國家轉型委員會」(NITI Aayog)的任務是制定「願景計畫」,讓印度屆時的經濟總量達到30兆美元,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的估計為4.1兆美元。

<cite>印度總理莫迪。(AP)</cite>
印度總理莫迪。(AP)

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近日發布了選舉宣言,並做出廣泛的承諾。該黨承諾改善印度的基礎設施,建立快速審批法庭,將國家轉變為全球製造業中心,並創造「高價值」就業機會。一位政府官員透露,印度將加快推動氣候目標及技術目標,預計將有更多資金用於與生產相關的激勵措施與半導體及電動車等領域的補貼。

印度經商的困境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出,印度的消費者階層不斷崛起,加上承諾成為中國以外的潛在製造強國,這吸引了美國科技巨擘蘋果(Apple)與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內的全球巨擘紛紛想進入印度市場。

然而,私底下,許多企業仍然抱怨印度複雜的稅收監管規定、取得土地的困難、僵化的勞動法、薄弱的智慧財產權執法、擁擠的法院。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印度商業糾紛的合約執行需要近4年,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緩慢。一位駐英國倫敦、在印度展開業務的主管表示:「印度的管理比數十年前好嗎?毫無疑問是如此,莫迪是偉大的行銷者,但(在印度)經商仍然不容易。」

<cite>2024年3月20日。印度新德里,一名工人在畫有印度國旗的剪紙旁小憩。(美聯社)</cite>
2024年3月20日。印度新德里,一名工人在畫有印度國旗的剪紙旁小憩。(美聯社)

美國策略諮詢公司亞洲集團(Asia Group)合夥人兼印度業務負責人馬里克(Ashok Malik)表示:「隨著「製造獎勵計畫」(PLI)增加,製造業將獲得大力推動。我也期待推動打擊中國傾銷及零件關稅合理化,協助全球價值鏈。」

然而,印度的稅收規則仍是企業最關心的問題,許多企業都受到監管規則突然變化及報銷延遲的打擊,除了印度擁擠的法院系統之外,企業幾乎沒有其他求助管道。印度孟買(Mumbai)一位顧問表示:「公司會問我們這樣的問題,『商品及服務稅會簡化嗎?』」他指的是莫迪推出的具里程碑意義的5種商品及服務稅,取代複雜的地方稅率。」

然而,《金融時報》指出,儘管莫迪樹立了稱職的經濟管家形象,但其微觀管理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後果。美國政治風險顧問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南亞業務主管喬杜里(Pramit Pal Chaudhuri)表示:「許多公司表示,莫迪政府傾向於根據回饋的意見而不斷調整規則與法律,雖然這一點可以理解且積極,但也導致難以最終確定商業決策。」

<cite>2023年3月20日,印度孟買通勤高峰時段的車站景象。(美聯社)</cite>
2023年3月20日,印度孟買通勤高峰時段的車站景象。(美聯社)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美印政策研究主席羅索(Richard Rossow)表示,莫迪政府第一個任期內「積極」取消外國投資限制的舉措也有所放緩。羅索表示近40個產業有海外投資壁壘,而除了少數超級敏感產業外,印度當局放寬這些壁壘「將為投資者注入信心」。印度正與歐盟及英國認真討論自由貿易協定,羅索表示投資者希望看到印度深化與全球供應鏈的整合。

儘管國際企業逐漸將印度視為中國的製造業替代品,但綠地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仍然因難以獲得印度28個邦所需的土地、供水、許可而受到阻礙。

歐亞集團南亞業務主管喬杜里指出,印度超過400條勞動法規讓其成為「世界上招聘制度與解僱制度都糟糕至極的國家」。他也表示:「莫迪公開表達希望印度擁有以市場為基礎、民營部門驅動的經濟,但大多數在野黨甚至他所屬政黨的本土主義派都不認同這個觀點。」觀察家認為,6月4日大選結果揭曉時,莫迪獲勝的規模將是克服這些障礙的關鍵。修改印度憲法需要控制3分之2的國會席位,該憲法將強大的控制權置於印度各邦的管轄之下。

<cite>印度新德里一間咖啡館開設的共享辦公室,這裡是印度許多科技新創公司的工作地點。(美聯社)</cite>
印度新德里一間咖啡館開設的共享辦公室,這裡是印度許多科技新創公司的工作地點。(美聯社)

然而,去年莫迪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駁斥了修改憲法的說法,稱其「毫無意義」,並稱讚他的政府在不改變印度基礎法律體系的情況下取得進展。然而,孟買的顧問表示,「任何沒能力影響這項變革的行為都將被視為失敗」。

《金融時報》指出,無論大選有何結果,印度龐大且快速成長的經濟意味著其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太可能減弱。莫迪的經濟顧問兼智庫國家應用經濟研究委員會主席古普塔(Poonam Gupta)表示,企業應該期待印度「大規模改革」,並鞏固已實施的改革,「印度是很大的市場,它仍然有大量過剩的勞動力,融資成本已經下降,政治穩定,中央與各邦都有政治承諾,所有這一切都將帶來成果」。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