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改名爭議:India還是Bharat?印媒憂巴基斯坦可能搶走國名

今年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主辦國擁有兩個正式名稱:India(印度)和Bharat(巴拉特,又譯:婆羅多)。前者源自該國的英國統治時期;後者則源自梵語,具有神聖、悠久的歷史。因此當發送給峰會來賓的晚宴邀請函,將印度虛位元首總統穆姆署名為「巴拉特的總統」,引發了有關更改國名的傳聞。

根據慣例,印度官方英文文本中使用國名「India」,而在印度語版本中使用 「Bharat」。然而G20邀請函(使用英文)中,將總統穆姆(Droupadi Murmu)稱為巴拉特(Bharat)的總統。有些人稱讚這是「Bharat」擺脫殖民歷史的勝利,但也有人批評這是印度政府災難性的虛榮工程。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偏好使用梵語名稱,而他的核心支持者,即印度教民族主義者,也持有同樣看法。莫迪已叮囑內閣部長要避免在國名問題上引發政治爭議,並指出「巴拉特」是國家的古老名稱。反對派則指責莫迪政府未經公眾同意即放棄「India」,只使用「Bharat」作為國家名稱。

印度烏爾都語(Urdu)媒體《西亞薩日報》(The Siasat Daily)指出,莫迪政府考慮刪除憲法中的「印度」一詞,引發了巴基斯坦是否會使用「印度」名稱的問題。多家印度媒體報導,巴基斯坦民族主義者曾主張「印度」指的是印度河地區,因此印度境內有部分輿論擔心,如果「印度」國名在聯合國層面正式被取消認可的話,巴基斯坦可能會乘機改名為「印度」。

<cite>2023年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主辦國為印度,9月9日將登場。(AP)</cite>
2023年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主辦國為印度,9月9日將登場。(AP)

印度這個國家

1947年,當英國的統治最終被推翻時,印度表面上有三個並存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有自己的歷史、內涵和合法性。當時在英語中,這個南亞巨國被稱為印度(India),而在印度語中,它也被稱為巴拉特(Bharat)、巴拉塔(Bharata)和印度斯坦(Hindustan)。

「印度」源自古梵語「Sindhu」,指的是印度半島北部的「印度河」(Indus River),這條河流對古印度文明的發展至關重要,當古希臘人和其他外國人來到印度時,他們將「Sindhu」音譯為「Indus」,成為英語「India」的詞源。「印度斯坦」則被波斯人、希臘人、德里蘇丹(阿富汗古爾王朝)和蒙兀兒人使用了數百年,用來指代印度半島北部和中部的大片土地。

關於「巴拉特」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它可能源自梵語詞彙「Bharata」,意為「火」,在印度文化中,火被視為一種神聖、淨化的元素。印度媒體「世界一體新聞台」(WION)指出,它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古梵語文本《梨俱吠陀》(Rig Veda),其中提到「Bharata/婆羅多」氏族是佔據現今被稱為北印度地區的主要部落之一。

「巴拉特」亦可能出自梵語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中,出現的月亮王朝傳說之王巴拉塔(Bharata)的名字,古代文本中也提到了「Bharatvarsha」,即巴拉塔的領土。

對於印度的第一任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來說,他的國家兼具這三個名字。在他的重要著作《印度的發現》(The Discovery of India)中,他寫道:「我經常參與各種會議,對聽眾談到了我們的這片印度國土,談到印度斯坦和巴拉塔,後者是源自神話傳說人物,是古梵文中的名詞。」

直到1949年,草擬印度憲法時,才最終決定了國家的正式名稱。制憲委員會在是否應該選擇「印度」或「巴拉特」之間意見分歧,最終決定兩者並行,並完全放棄了「印度斯坦」。

如今,印度憲法第一條(Article 1)規定了該國的兩個正式名稱:「印度,即巴拉特」。憲法的英文序言以「我們,印度人民...」開始,然後在文件的第一部分中宣稱:「印度,即巴拉特。」在印度語版本的憲法中,巴拉特取代了印度,只有定義該國名稱的部分以印度語表示:「巴拉特,即印度。」印度最高法院亦在2016年指出,印度、巴拉特兩個名稱可以互換使用。

巴拉特常用於機關名稱、護照、貨幣票據等,在日常對話中,許多公民以印度語稱呼國家時都會使用「Bharat」。在印度語和古代文學中,Bharat、Bharata和Hindustan等名稱皆代表印度。但在英文語境中,尤其是在殖民統治時期和之後,該國的高級官員通常會堅持使用「印度總統」、「印度總理」和「印度首席法官」等稱號。

巴基斯坦忌憚「印度」之名?

印度的國名還牽扯到與鄰國巴基斯坦的歷史糾葛。巴基斯坦國父真納(Muhammad Ali Jinnah)曾強烈呼籲印度將國名定為「印度斯坦」,以確立印巴分治和新民族國家建立的基礎。印度反對黨國大黨領導人沙希·塔魯爾(Shashi Tharoor)5日憶起這段歷史,指出:「真納……反對『印度』這個名稱,因為它暗示我們的國家(印度)是英屬印度的繼承國,而巴基斯坦是一個脫離國家。」

根據《印度快報》(The Indian Express),真納擔心在國名上「吃虧」,將使巴基斯坦在分治後會淪為印度的附庸,而且考慮到地理因素,「India」這個詞源的「印度河」是巴基斯坦境內的主要河流。

為什麼莫迪想改用巴拉特?

考慮到莫迪政府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意識形態,一些批評者認為政府在國際峰會邀請函中使用「巴拉特」,表明他們可能意圖正式更改國名。多年來,莫迪政府一直致力於清除殖民時代的遺物,主張這有助於印度擺脫所謂的「奴隸」心態。這種去殖民化政策包括更改街道和博物館的名稱,以及在新德里興建國會新大樓,因為舊的國會大樓大多是在英國殖民時代建造的。

相同的動機也可能驅使政府正式採用「巴拉特」作為國名。另一個潛在的推動因素是,印度幾個反對黨於7月結成的「印度」聯盟,全稱為「印度國家發展包容聯盟」(Indian National Developmental Inclusive Alliance,INDIA),旨在挑戰莫迪及其政黨在明年全國選舉中的地位。

<cite>2023年7月2日,印度恆河岸邊正在進行朝聖儀式的印度教徒。(美聯社)</cite>
2023年7月2日,印度恆河岸邊正在進行朝聖儀式的印度教徒。(美聯社)

印度是否能正式更改其名稱?

印度政府有能力透過憲法修正案來更改國名,將「印度」一詞從憲法中刪除,只需在國會下議院和上議院中獲得三分之二的多數支持即可通過。目前尚未確認是否正在積極推動國名的更改,但一些政府成員和執政的印度人民黨成員建議,應該優先使用「巴拉特」這個名稱,而不是「印度」。支持印度人民黨的右翼國族主義團體「國民志願服務團」(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一直堅持將這個國家稱為「巴拉特」。

在7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的副發言人哈克(Farhan Haq)表示,聯合國只要收到國家提出改名的要求,便會予以考慮。他提到了土耳其去年將名稱改為「Turkiye」的例子。針對印度可能改名為「Bharat」的報導,他表示:「就土耳其的情況而言,我們已經回應了政府提交給我們的正式請求。顯然,如果我們收到這樣的請求,我們將依照請求來考慮。」

<cite>2023年8月22日,印度總理莫迪到南非參加金磚國家(BRICS)峰會。(AP)</cite>
2023年8月22日,印度總理莫迪到南非參加金磚國家(BRICS)峰會。(AP)

「一國兩名」的煩惱

許多國家都面臨著「一國兩名」的問題。其他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的國家也曾改變過他們的名稱。緬甸(Burma)、羅德西亞(Rhodesia)和錫蘭(Ceylon)都曾經有不同的官方名稱,而現在它們的正式名稱分別是緬甸(Myanmar,1989年)、辛巴威(Zimbabwe,1980年)和斯里蘭卡(Sri Lanka,1972年)。

對於印度來說,重新建立新的國家名稱和形象在國際舞台上來得相對較晚,要讓國名與品牌形象的改變深入人心需要一些時間和努力。辛巴威之所以能夠成功改名,部分原因在於其舊名與英國殖民總督塞西爾·羅德斯(Cecil Rhodes)有關,而且「Zimbabwe」這個名稱已經在公眾中取得廣泛共識,人們普遍使用「Zimbabwe」來指代這個國家。

「Ceylon」得名於1505年發現該島的葡萄牙人,但在久遠的古代,該島被稱為Lanka。後來在名稱前面加上「Sri」,意為輝煌和美麗,形成了現在的名稱「斯里蘭卡」。儘管如此,有些人仍然習慣性地稱呼斯里蘭卡為「錫蘭」。

緬甸改名為「Myanmar」的原因包括希望改善國際形象。軍政府認為「Burma」這個名稱只包括了該國最大的民族群體,緬族(Burman),而排除了其他134個少數民族群體。此外,他們認為使用「Burma」這個名稱是在提醒人們殖民歷史。然而,現實情況是,緬甸人在口語交流中仍然經常使用「Burma」這個名稱,僅在一般官方文件中通常使用「Myanmar」,而一些反對軍政府的人士也傾向於使用「Burma」。

<cite>前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也傾向於使用「Burma」稱呼國名。(AP)</cite>
前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也傾向於使用「Burma」稱呼國名。(AP)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