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移工引進新措施 勞動部:初期 G to G 小規模試辦 不超過千人

勞動部長何佩珊說明印度移工採小規模試辦。陳品佑攝
勞動部長何佩珊說明印度移工採小規模試辦。陳品佑攝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6/26)審查「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與印度台 北協會促進僱用印度勞工瞭解備忘錄」,先前朝野立委和民間呼籲由政府對政府(G to G)直接聘僱。勞動部長何佩珊表示,預估試辦人數不會超過1000人,初期以製造業為主,暫不考慮服務業,而直聘採取G to G,這是首次嘗試,跟國內傳統不一樣。

對於印度移工來台未來該如何推動,成為朝野立委關注的焦點,何佩珊說明,依照台印MOU規定,招募職類及名額由我方決定,將規劃小規模引進試辦,並以有聘僱移工經驗且具備良好管理能力之業者優先。且除了現有招募制度外,雙方同意推動「直接聘僱計畫」,縮短流程、簡化文件,擴大適用直聘的工作內容。

何佩珊指出,引進印度移工是為國內的勞動力增加來源、解決缺工問題,預計小規模試辦人數不會超過1000人,由於印方本身並無直聘制度,本次直聘跟國內傳統不一樣,是首次嘗試G to G,直聘人數占比仍在規劃中,「勞動部從0開始學習」,況且過去曾經有失敗的案例,如引進蒙古移工,文化習慣不同。

朝野立委都關切是否能像韓國一樣採「聘僱許可制」,在來源國當地設點。勞動力發展署官員補充,後續跟印度透過雙邊層級討論,若選工計畫能夠推動順,希望能比照韓國模式,在來源國駐點協助雇主跟來源國溝通,包括選工招募跟面試安排,包括從招募到訓練到引進移工的程序更縮短。

何佩珊說,在MOU通過以後,我國會與印方成立一個專責的機構,討論初次聘僱、後續選工機制,同時,雙邊會談好直聘事宜,嘗試做一些制度上的改變,讓成效可以逐步的提升;至於印度移工的引進時程,即便MOU通過,恐怕要一年的時間,不見得明年就會進來。

10:55更新

更多太報報導
【台印升溫】印度駐台代表葉達夫全台趴趴走 親做瑜伽秀文化軟實力
【勞動部長專訪】何佩珊:下半年力推勞政友善化 服務取代嚴管 讓人民有感
【勞動部長專訪】上任拋直球「撥補就是改革」 何佩珊:勞保是「類國民基礎年金」 政府本來就該負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