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不是單純的腹瀉、血壓高!這種腫瘤易誤認要小心


【陳佳宏醫師、呂敏吉醫師、蔡惠芳社工師】

原來不是單純的腹瀉!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

一個人如果很常拉肚子,第一個反應會認為是「腸躁症」;當一個人皮膚潮紅、發炎,可能會被認為是皮膚病,朋友還會熱心推薦有名的皮膚診所!

其中,最難以辨別的就是咳嗽了。導致咳嗽的因素那麼多,怎麼會往神經內分泌腫瘤方面想呢?

因此,許多病患發現時,腫瘤已經轉移到肝臟,甚至壓迫到神經了!所以,本篇章節要來介紹幾個比較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以及可能產生的症狀,讓大家可以提高警覺,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嗜鉻細胞瘤,被誤認是一般高血壓

神經內分泌腫瘤包含很多種疾病,過去可能都分散在各科之中,現在都歸屬於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範疇了。其中一種是「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它是長在腎上腺的腫瘤,會分泌腎上腺素,能讓我們的血壓升高,心跳速度變快。

有些人會無故血壓飆高到兩百多,常被誤以為是高血壓,導致醫師會開高血壓藥物來控制病患的血壓,若是一般高血壓病人,只要吃了降血壓藥物,基本上病情就會得到控制,但有些病人就算吃了降血壓藥物,仍持續表現出高血壓狀態。

一位年約50、60歲的大哥神色鬱鬱走進我的診間,他有高血壓,但吃了降血壓的藥物之後,狀況仍然無法得到解決,血壓依舊偏高,甚至出現胸悶、頭暈,甚至昏厥的症狀。

這個時候,腎臟科或心臟科醫師都會進一步檢查病患有沒有心血管或腎臟方面的疾病,於是幫他檢測尿液中的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類激素,或正腎上腺素的代謝終產物──香草扁桃酸(VMA)。

尿液檢驗報告顯示,這位大哥的VMA數值偏高,VMA不只是兒茶酚胺最重要的代謝物,同時也是體內氨類製造的指標。因此,醫師懷疑可能是嗜鉻細胞瘤,再進一步做腹部超音波後,果然在腎上腺的位置發現一顆腫瘤,這才確定他並非是一般的高血壓患者。

血壓居高不下,可能是神經內分泌腫瘤!

嗜鉻細胞腫瘤好發於成年人,尤以40至50歲之中年人為最,男女發病率相當。病人常因高血壓、盜汗、頭痛、心悸等典型症狀而就醫,或是因為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腫瘤的存在。

通常這類病人只要透過手術切除腫瘤,就可以改善高血壓的症狀。原則上,在手術前,必須使用至少一到兩個星期的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α-adrenoreceptor blockers),使血壓降到正常值。如果單獨使用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無法使血壓回到正常數值,或是病患心跳變快,在使用24小時的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之後,可以再加上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s),達成更好的血壓及心跳控制效果。

及早發現,更不會錯失治療時機!下一頁醫師案例分享:腹脹血壓高也可能是腫瘤引起


當我在泌尿外科擔任實習醫師,在開刀房與主治醫師學習時,有位嗜鉻細胞腫瘤患者正在接受腫瘤切除手術,當主治醫師把腫瘤切除取下的時候,麻醉科醫師馬上通報病患血壓下降至60至70毫米汞柱(mmHg),趕緊輸液、提升血壓,所以嗜鉻細胞瘤會嚴重影響血壓的高低,對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有可以手術切除的患者,在術後都必須定期追蹤生化檢查,以確定手術是否成功,並且定期追蹤是否有復發或轉移的情形。

戰勝NET(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案例:

年輕軍人長期腹脹,竟是腹腔內長了顆腫瘤

「醫生,我因為長期心悸、高血壓,還有腹脹,一開始我去腸胃科,還吃了降血壓藥,都沒有用……。」一名25歲的自願役軍人小剛來到診間,他是由澎湖的醫院轉介過來。因為心悸、高血壓跟腹脹到醫院就診,一開始是去腸胃科想要解決腹脹的情況,當腸胃科醫師照了腹部超音波後,在腹腔發現有一顆大約3、4公分大小的腫瘤。

家人反對手術,導致腫瘤細胞轉移

護理師幫他測量血壓時,數值約在150、160左右,也使用了一些降血壓藥物,症狀仍不見改善,透過更進一步的檢測,尿液中檢驗出VMA數值偏高,才確診是嗜鉻細胞瘤。

本來評估腹腔的腫瘤要進行手術切除,但家人不願意他開刀,只願意使用一些民俗療法。小剛的腫瘤雖然生長緩慢,當時間過一兩年之後,再次檢查發現腫瘤已經長到了5、6公分,這次依舊沒有開刀。

小剛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後來被送到澎湖的三總分院,經過腹部超音波檢查後,發現腫瘤已經長到7、8公分的大小,腫瘤生長位置又包住腹腔主動脈附近,儘管手術可能會有些風險,一般外科醫師還是建議將腫瘤切除,但家人仍極力反對他開刀。

經過多年以後,腫瘤也有轉移的現象,腹腔有較大的一顆腫瘤,也合併轉移到旁邊的淋巴結。

一般腫瘤的治療從原來的器官跑到別的器官,已有遠端轉移現象,原則上大概都不會開刀,因為它已經藉由血液、淋巴轉移出去,即使原發腫瘤切掉了,血液中仍有腫瘤存在的風險,因此手術切除這一項治療幫助不大,只好選擇放射性治療、化療,或者其他治療方式,不會再建議動刀。

即使遠端轉移仍有機會救命!下一頁看醫師分享更多治療歷程


減少腫瘤組織,有益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

然而,神經內分泌腫瘤有一項治療特性是──即使遠端轉移,只要減少體內的腫瘤量,對病情都會有所幫助,因此只要某些部位的腫瘤比較大顆,只要能將它切除,病情也會有所改善。

由於小剛的媽媽一直不希望他開刀,因此轉到我的門診時,一開始也是先試著化療的方式。

小剛在打化療藥物時,血壓會飆升到兩百多,然而不打化療時,血壓又降下來了,這就像是蜂巢一般,只要不動它,它就會好好地待在那邊;當你捅它一下,就會群起飛來螫你!當化療藥物打下去,若有癌細胞壞死,腫瘤就會分泌出大量的腎上腺素,導致血壓飆高。即使化療藥物治療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可以讓腫瘤細胞壞死,但化療副作用或腫瘤伴生神經症候群(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也會讓小剛的身體產生不舒服的反應。

治療的決策相當重要,藉由家庭會議讓彼此溝通。針對家屬擔心手術的風險、 化療造成的副作用及優劣的討論,雖然大家意見不同,但這也沒有什麼對與錯,而是大家都是基於愛病患為出發點,目標是一樣的──希望病患可以痊癒。

因此,最後決定讓小剛接受手術治療,家屬的全力支持,會讓病患產生信心面對重大的手術。最後,順利把腹腔裡的大腫瘤切除,至於原先腫瘤轉移的部分,則透過服用化療藥物控制,截至目前為止,已經穩定控制三年了,現在又回到澎湖繼續服役。

「醫師動,病人不動!」病患不再舟車勞頓

小剛一開始的檢驗結果是在G1、G2階段,卻拖了四、五年才做手術處理,若他可以更早接受手術,直接將腫瘤切掉,或許就不會有轉移的現象。由於腫瘤已經遠端轉移了,現在依然要每兩到三個月回診一次進行後續追蹤,三到四個月做影像檢查,確認體內腫瘤是否有變化。

但小剛在澎湖服役,要每兩至三個月來回一趟,相當費時費力又費錢,所以要感謝澎湖縣政府及賴峰偉縣長持續提升在地醫療政策,提高急重症處理能力,改善醫療設備,落實「醫師動、病人不動」在地醫療政策,不因為離島或偏鄉而忽略他們的醫療需求,藉以提升鄉親對澎湖醫療的信心度。讓小剛只要在三總澎湖分院接受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追蹤檢查就可以了,不需要舟車勞頓。

本文摘自《戰勝神經內分泌腫瘤》/陳佳宏(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呂敏吉(安寧療護科主任)、蔡惠芳(社工師)/博思智庫


原文引自:血壓高、吃藥都壓不下來,竟是腎上腺長腫瘤!腹脹、心悸也是病兆

延伸閱讀: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