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文化交流開啟新連結 臺灣藝術家齊赴紐西蘭駐村

拉飛.邵馬代表臺灣藝術家致感謝詞(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提供)
拉飛.邵馬代表臺灣藝術家致感謝詞(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提供)
臺灣藝術家一起唱歌回應毛利人歡迎儀式(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提供)
臺灣藝術家一起唱歌回應毛利人歡迎儀式(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提供)
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長札拉・斯坦霍普(Zara_Stanhope,左1)與臺灣藝術家及進行歡迎儀式的毛利人耆老和毛利人藝術家合影(陳豪毅提供)
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長札拉・斯坦霍普(Zara_Stanhope,左1)與臺灣藝術家及進行歡迎儀式的毛利人耆老和毛利人藝術家合影(陳豪毅提供)

在文化部支持下,駐雪梨辦事處文化組開啟與紐西蘭合作的首項文化交流「2022-2024紐西蘭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連恩‧萊藝術中心臺灣原民藝術家駐村創作計畫第一年」,由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Govett-Brewster Art Gallery)邀請陳豪毅、林琳(瑪籟.瑪卡卡如萬)、拉飛.邵馬及安聖惠(峨冷‧魯魯安)共4位臺灣原民藝術家,於2月20日至3月4日前往紐西蘭駐村,預計訪問新普利茅斯、奧克蘭、威靈頓等城市,與當地藝術機構及毛利人藝術家實地交流,他們也是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今年的第一批國際藝術家。文化部希望能藉由這項計畫,為同屬南島語族的臺紐原民文化建立新的交流。

 

為了迎接臺灣原民藝術家到訪,紐方特別邀請毛利人耆老舉行歡迎儀式,包括與臺灣原民藝術家行毛利碰鼻禮,以及開場及結束時朗誦毛利祈禱文(karakia)與歌唱;臺灣藝術家則由拉飛.邵馬代表致感謝詞,並回唱阿美族長光部落在豐年祭唱的飲酒歌,全體臺灣藝術家也一起加入合唱。

 

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位於紐西蘭北島西海岸的新普利茅斯,以全球視野及致力於環太平洋當代藝術享譽國際。館長札拉・斯坦霍普(Zara Stanhope)表示,新的駐村倡議對於深化雙邊交流很重要,特別是臺紐同屬南島語族,使得相遇時更有連結感,進而讓藝術家們藉由各自的藝術語言突顯彼此關聯性。駐村活動聚焦在讓藝術家深入紐西蘭人,特別是毛利人風土和歷史的瞭解,建立個人及文化上的連結,未來預計辦理公開活動與展出,期盼激發出跨文化交流的協力關係。

 

此外,斯坦霍普也感謝高雄市立美術館和駐雪梨辦事處提供重要且持續的支持,透過共同合作讓參與的藝術家們與社群都能拓展他們的文化視野,並一起加入對話討論共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