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民綠委未依黨團意志跑票 原民禁伐補償金增至6萬元表決通過

2原民綠委未依黨團意志跑票 原民禁伐補償金增至6萬元表決通過
2原民綠委未依黨團意志跑票 原民禁伐補償金增至6萬元表決通過


立法院內政、經濟委員會4月完成《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初審,朝野立委一致同意明年起提高金額,將每公頃的補償金從3萬提高到6萬。不過民進黨團擔心排擠行政預算,遂要求朝野協商,立法院長韓國瑜今(6/4)召集藍綠白黨團協商,民進黨團三長柯建銘、吳思瑤、莊瑞雄等人表示「反對」。因討論未達共識,韓國瑜遂裁示交付院會表決。最終民進黨原住民立委陳瑩、伍麗華跑票投下同意票,以贊成60票、反對46票,三讀通過。

現行《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2016年上路,明定每年每公頃發給補償費2016年每公頃新台幣 2 萬元,2017年以後每年每公頃新台幣 3 萬元。不過朝野立委認為消費者物價指數不斷飆升,補償金無法衡平物價上漲與原住民生計的問題,因此提出「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第六條條文修正草案」,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國民黨立委鄭天財主張從2025年起提高至每公頃新台幣5萬元;國民黨立委盧縣一、民進黨立委伍麗華則主張提高至每公頃新台幣6萬元。

內政、經濟委員會在4月中決議,綜合各委員版本,將補償金額從現行每年每公頃3萬元增至6萬元,並送朝野協商。

無黨籍的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說,補償金3萬元變6萬元,預算約增加30億元,前行政院長陳建仁也同意,只要立法院通過法案,行政院就會去找財源,不懂為什麼民進黨現在反對。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原民會有說明建議待新內閣審慎評估再通盤考量,大家憂預算排擠,可能會牽一髮動全身;民進黨團書記長莊瑞雄談及,可能會有排擠預算問題,是否真要提高到6萬,強調「要再想一下」。

原民會主委曾智勇提到,原民會明年預算125億左右,如果補償金由3萬升到6萬,幾乎占了預算20%,法定支出70%,幾乎只剩下10%可以照顧原民族人,很多業務無法推動。

主計總處副主計長陳慧娟也補充,原民會2025年預算額度是125億,大概增加了15億,但提高補償金會增加20億,會吃掉增加,且還要把2024年度施政項目部分額度空出來,怕影響原有業務推動,財源籌措也有壓力。

無黨籍的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回擊,5月2日藍白黨團三長支持原民土地轉型正義,她拿朝野協商的結論給柯建銘簽,柯建銘說花太多錢不會簽,令她心裡很難過。她指出,協商已過一個月冷凍期,柯建銘不簽字要等到何年何月?如果已經過了冷凍期,當然可以表決。至於針對民進黨團稱需要有行政院版,高金素梅反嗆,不當黨產條例、促轉條例都沒有行政院版,質疑編列後是否真會排擠到預算,行政院跟主計處應該找財源。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回應,過去的慣例,即使是召委召集協商,若沒有問題,黨團三長簽字後就可以三讀,並不是召委召集協商後,黨團幹部沒有簽字,就可以三讀。他說,且立法院增加行政院預算,有違憲之虞。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說,如果只是各自表述、沒有交集,是浪費大家時間,有幾百個法案要推動,立法院永遠在空轉?他也批行政部門稱沒有錢,一天到晚講稅收超徵,怎麼會沒有錢?原住民是台灣最早的主人,應給一分尊重,講六輪都沒用,那就訴諸民主程序解決。

由於未達共識,立法院長韓國瑜遂裁示,由各黨代表大體討論時發言,並進行表決。

柯建銘在院會發言時指出,在合憲合法下,政府編列預算都舉手贊成,每個都想當好人,好人壞人一線之隔,重申「憲法之前人人都要低頭」,所有預算編列超過行政院許可範圍時只能參考,否則責任政治無法談起。他對於送交院會表決感到遺憾,並喊話「請問憲法可以交由院會表決嗎」?

吳思瑤再次說明,照顧原住民很重要,但也不要有人的權益受到排擠,若通過3萬到6萬,明年原民會只剩下11%可以去照顧其他原住民,因此要衡量通過後對其他原住民照顧的排擠,縱使立意良善,也要兼顧曾修過的法律,如果立委要增加新的預算,應該要找出新的財源;希望預算有空間,可以酌予提高,但如果倍增而排擠其他原住民業務,其他60萬的原住民只剩下11%預算,是共同要面對的課題。

高金素梅則談及,原住民要的是公平正義,立法院三讀通過法案,行政院就必須依法行政,依法編列預算,遺憾民進黨團在協商沒有簽字,還反指違憲。

不過,民進黨籍的原住民立委陳瑩、伍麗華都支持此次修法,即便民進黨團不願簽協商共識,在院會表決時,陳瑩與伍麗華並未依黨團意志投下反對票,雙雙投下同意票。最終,該法以贊成60票、反對46票,三讀通過。

三讀條文明定,2025年起,禁伐補償金額度從每年每公頃新台幣3萬元調升至6萬元,且每兩年調整一次,由中央主管機關參照中央主計機關發布之最近一年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前次調整之前一年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公告調整。

更多太報報導
任內最後原轉會 蔡英文:8年努力還不夠須持續
朝野同調挺禁伐補償金增至6萬 最終額度仍待協商
朝野提案增加禁伐補償金 原民會:建議待新內閣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