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症症狀有哪些?跟暴食症有何不同?嚴重時有生命危險?醫師來解答

厭食症暴食症是什麼,你知道嗎?雖然把減肥掛嘴邊的人到處都是,想維持適切的體重也屬於人之常情;但在體質、心理、家庭與社會因素的影響下,有一群人極度害怕變胖到了極端的狀態,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甚至將自己置於生命威脅⋯⋯究竟何謂厭食症、暴食症?兩者有何不同?為何嚴重可能致命?Yahoo奇摩顧健康採訪林口長庚醫院復健及社區精神科醫師鍾宜航,帶大家一起更深入地了解飲食疾患。

鍾宜航醫師簡介。(製圖/Yahoo奇摩顧健康)
鍾宜航醫師簡介。(製圖/Yahoo奇摩顧健康)

厭食症、暴食症是什麼?症狀有哪些?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頒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中的「餵食和飲食障礙症」,除常見的厭食症、暴食症及嗜食症,還有異食症、反芻症等其他相關疾患。本文以常見的厭食症和暴食症為主、嗜食症為輔,作為介紹對象,以下詳細說明:

厭食症

不少人因為怕胖刻意減少飲食,屬於人之常情,並不等於厭食症。鍾宜航醫師表示,所謂的厭食症屬於身心科疾患的一種,要達到相當極端的厭食狀態,且對生活及健康產生劇烈影響,才會被診斷為厭食症。

厭食症可分為「節制型(嚴格限制飲食、過度運動)」與「暴食/清除型(初期嚴格限制飲食後,因飢餓難耐而出現暴食現象和催吐、吃瀉劑等清除行為)兩大類。鍾宜航醫師解釋,外界可能誤解厭食症患者不想吃東西,其實不然,他們一樣會餓、會想進食,卻因極度在意身材及體重,且對身體形象有扭曲認知,而極力克制想吃的慾望。

通常,厭食症患者的BMI值已小於17.5的標準,但依舊自認過胖且畏懼體重增加,因而只吃極少量食物,甚至不吃東西或過度運動,藉此獲得掌握感,使得體重更輕。當人的體重過輕,會對身體造成諸多負面影響,也會使人更不想吃東西,進入一種惡性循環。

至於厭食症的臨床表現,鍾宜航醫師舉例,患者常會偷偷躲起來吃東西,或出現在屋內各處藏食物等舉動,當被他人問及此事時,患者一般會否認或不願深入談論。厭食症患者不僅會嚴格挑選食物,也會盡可能減少食物攝取。部分患者則會因過度飢餓、無法克制食慾而大吃一頓,又因為罪惡感油然而生,於是催吐、過度運動、使用瀉劑或利尿劑,以試圖減輕體重。厭食症患者少有病識感,多會否認身體問題的嚴重性,往往健康狀況亮紅燈,才被家人帶去就醫。

暴食症

患者每周至少有一次無法控制的暴食,在短時間(兩小時內)吃下常人無法吃下的量,暴食當下對吃食行為也有失控感,且情況至少達三個月,才會被診斷為暴食症。有些人聽到暴食症,會以為就是字面上「大吃一頓」的意思,但其實暴食症背後隱藏的也是害怕變胖的心。部分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節食後,由於耐不住飢餓,開始大量進食,又因為擔心發胖,採取激烈補償行為,像是節食、催吐、過度運動、使用利尿劑或瀉劑。相比厭食症,暴食症患者通常仍可維持正常體重,或與一般人體重相去不遠。

以暴食症的臨床表現來說,患者經常在壓力大、心情煩悶、無聊或孤單時,吃大量的食物舒壓。吃完後,患者會短暫地感覺到解脫,但是不久後又受困於罪惡感和挫折感之中,並藉由催吐、使用瀉劑、嚴格禁食或激烈運動,來緩解不愉快的感受,達成防止體重增加的目的。於此,患者會陷入「暴食-清除身體內食物行為-節食」的循環,心情容易起伏不定,甚至可能合併偷竊、賭博、藥物或酒精濫用、自傷等衝動行為,且可能有自尊心低落、社交退縮、人際關係緊張等狀況。

你可能想發問,厭食症中,有一種子類別屬於「暴食/清除型」,跟所謂的「暴食症」有何區別呢?鍾宜航醫師解釋,兩者的行為模式類似,主要差別在於患者的體重。厭食症中的暴食/清除型患者,在執行食物的控制上更為徹底,故體重會比單純暴食症的患者更低,相較之下身體症狀也更多、更危險。

嗜食症

患者也有暴食行為,但不像暴食症患者會有節食、運動或催吐行徑。因此嗜食症多合併肥胖,以及跟肥胖相關的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症狀。

厭食症、暴食症為何危險?併發症有哪些?

飲食疾患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不容小覷。不管是厭食症或暴食症,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許多負面影響,嚴重者甚至可能面臨死亡危機,是亟需被重視的課題。

厭食症

厭食症患者因體重過輕,可能出現諸多併發症,嚴重者甚至可能致死。鍾宜航醫師提到,厭食症患者會因為不吃東西,無法供給人體基本需求,而對人體帶來下述傷害,死亡率約8%,不可不慎:

  • 腸胃蠕動變慢,可能一吃就吐、胃脹、便祕、腹痛等症狀。

  • 電解質不平衡會使血鉀降低,患者會感到全身無力、肌肉痠痛。

  • 營養不良導致甲狀腺機能低下,會使人體溫降低,進而引發生命危險。

  • 心臟功能異常,患者血壓會降低、心跳會變慢甚至停止,是常見的死因之一。

  • 受賀爾蒙影響,可能停經、不孕、性慾降低。

  • 容易引起骨質疏鬆症,使患者更容易骨折。

  • 肝功能異常、貧血等其他症狀。

暴食症

暴食症患者跟厭食症患者有所不同,體重通常在正常範圍內,但因反覆吃下過量食物後催吐或使用瀉劑、利尿劑,可能引發下列合併症:

  • 電解質不平衡,尤其低血鉀可能引起全身虛弱、心律不整。

  • 因嚴重嘔吐引發胃部破裂,或食道的撕裂傷引起食道發炎。

  • 胃酸侵蝕會讓牙釉質缺損,牙齒可能有脫鈣現象。

  • 甲狀腺和腎上腺功能改變。

  • 月經不規則。

  • 唾液腺腫脹及疼痛。

飲食障礙症成因是什麼?哪些人是高風險族群?

人的攝食行為是複雜的生理、心理與環境交互影響的結果。鍾宜航醫師坦言,飲食障礙症須考慮多重病因,比如生理病因、心理和家庭因素、社會文化病因等。

  • 生理病因:飲食障礙患者大腦中的認知調節、酬賞調節、情緒調節及衝動控制與一般人有所不同。鍾宜航醫師解釋,飲食疾患可能受基因影響,但基因對大腦的影響相當複雜,醫界仍沒有明確定論。目前的研究也注意到,飲食障礙患者與大腦中正腎上腺素、血清素以及β內啡肽等神經傳導物質的代謝有關。一般而言,醫師會以「體質」一詞向個案解釋患病原因。

  • 心理與家庭:部分具有完美主義或壓抑性格者,可能透過控制飲食來獲得掌控感。而父母對孩子過多或缺乏的照顧模式、父母的飲食習慣、對自我身材的看法,也可能影響孩子的飲食和身材觀念。

  • 社會文化病因:現今「瘦即是美」的理念,讓飲食控制及保持理想身材成為趨勢,也使得個案更為焦慮不安,都可能是飲食障礙症盛行的原因。

關於飲食障礙症的高風險族群,鍾宜航醫師點出,兒童時期遭遇過不當對待或虐待者、曾受過校園霸凌、各式創傷,以及原本患有焦慮、憂鬱等疾病,都屬於飲食疾患的高風險族群,在醫療上可以藉由篩檢來找出個案,並給予相應的協助。模特兒、運動員也可能因工作性質,對於控制體重有較高的需求,需要格外留意。

飲食障礙症有自我評估量表嗎?

飲食疾患的個案大多缺乏病識感,加上很在意外界看法,完成自評量表可能有所困難。鍾宜航醫師分享,假若懷疑自己或親友有飲食疾患,可以填寫篩查進食障礙問卷(SCOFF),協助自我檢視;但要提醒大家,飲食疾患的診斷,仍須交由專業的精神科(身心科)醫師判斷。

SCOFF問卷

  1. 您有沒有因為吃得太撐而覺得想吐?

  2. 您有沒有擔心自己對於進食的分量失去控制?

  3. 在最近三個月內,您的體重有減少超過6.35公斤嗎?

  4. 當別人說自己太瘦時,您有沒有認為自己是胖的?

  5. 您認為食物支配了您的生活嗎?

若有兩題(含)以上回答「是」,就建議您尋求專科醫師協助。

厭食症、暴食症有前兆嗎?要看哪科?

人的飲食習慣是長久累積而來,因此厭食症、暴食症等飲食疾患病程通常很長,也可能有前兆可循。鍾宜航醫師舉例,部分個案在青春期時已有控制體重的徵兆,尤其若遭遇創傷或受到家庭和學業壓力的影響,易使個案將體重視為唯一可控的事,外人可能觀察到個案身材較常人纖瘦,且感覺比較年輕。

但長久的飲食控制,會讓個案的身體狀況逐漸浮現,不得不就醫。一般來說,飲食疾患的個案(尤其是厭食症)會優先前往腸胃科就診,很少主動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協助。不過鍾宜航醫師建議,要是發現自己疑似患有飲食障礙,應盡快前往精神科(身心科)進一步確認,通常醫師會觀察個案,並針對診斷標準中提及的症狀、持續時間等問題詢問個案或其家屬,以確認個案是否屬於飲食疾患患者。

厭食症、暴食症怎麼治療?有機會治癒嗎?

厭食症、暴食症治療的首要目標不同,醫師會視個案情況決定治療方式,以下分項說明:

厭食症

鍾宜航醫師指出,以現階段而言,藥物治療效果仍有限;但有研究發現,部分抗精神病藥物有助於改善厭食症患者的情緒症狀,進而影響個案體重。厭食症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恢復營養和健康的體重」,透過醫師、營養師等團隊合作,監控患者心臟、電解質及攝取的飲食項目。鍾宜航醫師點明,面對厭食症患者,一般會建議住院治療,藉由一些外力限制使個案能少量多餐、營養均衡、規律飲食,並避免催吐現象。

另外,也會利用認知行為治療,協助個案調整其對身材與體重的扭曲認知。臨床上還會和個案簽訂「治療契約」,訂定內容包含:

  • 目標體重:與患者訂立合乎其年齡、身高的最低標準體重。

  • 飲食量及體重增加量:建議患者少量多餐、營養均衡,以免引發身體併發症並激起失去控制的恐懼。控制在每周平均增重0.5到1公斤,是較為恰當的方式。

  • 資料回饋:醫師通常會請患者填寫一份紀錄表,有助於患者管理飲食和體重。

  • 正增強作用:當體重順利增加,應盡快給予獎勵,也就是正向增強。鍾宜航醫師說明,由於每位個案想要的東西不同,獎勵也會因人而異。

  • 控制清除食物的行為:約束個案應遵守契約,只吃規定的食物,且在餐後一小時內禁用浴室或臥床一小時,以控制嘔吐。

暴食症

目前發現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s)的抗憂鬱劑可能可以治療暴食症,但主要用來改善個案的情緒,對飲食行為本身的效果不顯著。不過因為暴食症的治療主軸在於停止患者清除(催吐、服用瀉劑等)行為;服藥能夠幫助個案穩定情緒,更能配合各種治療方針。

鍾宜航醫師認為,認知行為治療也是適合暴食症治療手段之一。鑑於偏差的認知是造成暴食症持續的主因,讓患者了解其認知形態與必須改變的理由,是整個治療的核心,透過不斷地討論和調整,矯正個案扭曲的認知,改變其對身材、體重的態度,進而影響個案的行為。治療過程可能起起伏伏,且療程所需時間漫長,需要患者與家屬耐心的配合。

有些人好奇,厭食症、暴食症是否可以根治?鍾宜航醫師強調,在有治療的情況下,厭食症、暴食症預後都不錯。以厭食症而言,如有妥善治療,有四分之三的患者可以回到最低標準的體重,約有一半的患者荷爾蒙能夠恢復正常、停經的情形也有所改善。暴食症預後又比厭食症更好,如穩定接受治療,高達三分之二的患者可以有顯著進步。不過,鍾宜航醫師也友善提醒患者及家屬,飲食是多年積累而成的習慣,治療過程無法一蹴可幾,治療途中病情也可能有所起伏,應耐心面對、勇於接受治療,才有機會遠離風險、迎來更健康的生活。

家人有厭食症、暴食症如何幫助他?可以怎麼預防?

倘若有親友罹患厭食症、暴食症等飲食疾患,建議大家首先要理解什麼是飲食障礙症,以同理心去了解為何「吃」這件事對患者而言這麼困難。鍾宜航醫師直言,外界對於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等疾病,已逐漸有更多的認識,也發展出一些同理心;但一般人對於飲食疾患的理解太少,加上吃東西和每個人息息相關,也因此評論可能更直白,「你怎麼吃這麼少」、「你怎麼這麼瘦」這些語言,都可能讓患者感覺不舒服。

而身旁的人對於體重外表的價值觀與飲食習慣,亦可能無形中影響患者,親友應避免拿身材或體重開玩笑、說風涼話。尤其飲食疾患的個案一般很害怕體重變動,也非常在意外界的看法,又不喜歡他人介入自己的行為,所以千萬不可用強制的方式要求個案進食,否則可能使得關係惡化。家屬若能給予個案更多陪伴和關懷,有助於及早發現病情、及早治療,對預後來說有極大的幫助。

鍾宜航醫師另提到,考量厭食症、暴食症等飲食疾患常出現於青少年時期,家庭關係和諧、壓力調適適切,對於預防飲食疾患有相當大的幫助。建議家長可以多多鼓勵孩子接受自己、陪伴孩子找到壓力的抒發口以及能夠投注價值的事物,協助孩子達到自我實現,這些努力方向皆有助於避免飲食疾患找上門。

撰稿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廖梓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