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ESG評比雖然重要,卻存在許多爭議?ESG評比資訊總整理

撰文者:陳瑋鴻、陳禹蓁 整理

極端氣候災害頻傳,各國政府意識到,人類再不採取行動,情況只會更嚴重,《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等宣告因此陸續出爐,以減少溫室氣體、對抗氣候變遷,讓人類社會得以永續發展。在自此延伸出的ESG指標,讓企業遵循社會、環境、公司治理3個層面進行正向的經營模式,各種針對ESG的評級機構也因此誕生。商業周刊本文解析ESG評比的重要性、介紹台灣企業最常參加的評比機構,以及瞭解ESG的爭議點,帶你重點一次看。

為什麼接受ESG評比很重要?

在全球各國及龍頭企業響應永續發展的浪潮下,企業們不僅要調整經營策略,以符合法規及國際大廠對供應鏈的要求。做好內部治理,也有助於管理績效,使企業營運表現更好,以上種種措施都能讓投資人與合作夥伴更加信任企業的經營能力。因此企業需要透過公正機構的ESG評比,才能有足夠的公信力證明自家企業為永續發展所做的努力。

ESG評比機構有哪些?台灣企業最愛參加哪些評比?

國際間有許多權威機構針對企業ESG行為進行評比。 (來源:Dreamstime)

1.道瓊永續指數(DJSI)

由美國道瓊公司針對企業永續評比,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永續發展指數的評比機構。每年以經濟、社會、環境3大面向為企業打分數,檢視企業營運的風險與機會。前10%的企業將入選為「DJSI World」,作為全球投資人衡量企業非財務面成績的重要指標。

2021年入選的台灣企業共30家,包含金融業中國信託、玉山金控,半導體大廠台積電、聯電等。

2.富時永續指數(FTSE ESG)

於2001年成立的永續指數評比,企業名單會排除涉及菸草、核武、煤礦的產業,並依據E、S、G三大面向、14個主題和300個指標為企業評比。

台灣指數公司和富時國際有限公司在2017年合編「台灣永續指數」,綜合企業曝險程度與財務指標,篩選出66檔成分股。該指數是台灣第一個全面性評估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3個面向的指數,也是第一個引入國際標準的永續投資相關指數。

台灣永續指數2022年初最大市值前10名分別為台積電、聯電、富邦金、中華電、台達電、國泰金、中信金、南亞、中鋼及兆豐金。

3.標普500ESG指數(The S&P 500 ESG Index)

全世界通用的評比標普500ESG指數(The S&P 500 ESG Index),是基於標普500指數遴選的名單,再經由ESG評比篩選,過濾菸草、軍火產業及在聯合國全球契約中過於低分的企業,並從各行業中剔除最差的25%公司,最後再根據排名篩選出各行業市值前75%的公司。

不過機構採取的研究方法會直接影響評比結果,引發業界對評比的質疑。

4.明晟永續指數(MSCI ESG)

由摩根史坦利所發行的明晟永續指數(MSCI ESG),透過主要衡量指標、衡量風險程度、衡量風險管理能力3步驟,將企業從高到低總共7個評級:AAA、AA、A、BBB、BB、B、CCC。

如何查詢企業的ESG分數?

如果想得知企業的ESG分數,網路上有許多提供查詢的網站,如:

ESG評比為什麼有爭議?盤點4個ESG爭議點

追逐ESG指標對環境真的有幫助嗎?ESG評比仍有爭議。 (來源:Dreamstime)

1.ESG榜單除名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卻排入石油企業?

生產低碳電動車的特斯拉,今年5月遭標普500ESG指數剔除,但另一個碳排大戶——石油和天然氣巨頭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卻在名單中,引來馬斯克批評:「ESG根本是個騙局!」

艾克森美孚的產業分類是在能源中的油氣產業,雖然ESG分數只獲得36分,不過依照標普500分類,油氣產業僅2家,艾克森美孚在整個能源版塊21家公司中,排名也是還在前75%,其市值更是名列前茅,因此在排行榜佔有一席。

標普認為,儘管電動車環保,但特斯拉與同業相比停滯不前,加上其位在美國的工廠傳出惡劣勞動條件與種族歧視,以及自動駕駛造成的傷亡事故等原因,造成特斯拉掉出榜單。

2.ESG評比未有統一標準

全球有越來越多家機構為企業進行ESG評比,但各家機構的評比系統卻沒有統一標準,容易讓企業得以取巧獲得高分,不像各家信評機構之間的信用評等,具備高度相關性。投資人或許會產生投資ESG基金就對環境有幫助的錯覺,但ESG評比通常是根據同類型企業進行比較,而非普遍的所有企業,這也造成石油公司的ESG評比竟比電動車公司排名還前面的奇怪現象。

3.ESG只能反映企業經營風險?

投資銀行傑富瑞(Jefferies)ESG全球主管沙阿(Aniket Shah)說:「ESG跟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一點關係都沒有。」

ESG代表的意義其實是「風險」。它是從投資人角度出發,確保資本配置者了解一家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問題上的風險,進而在投資過程中獲得最大收益。風險愈低,自然愈容易替投資人帶來高收益。

例如,評級公司Sustainalytics指出,企業獲得的ESG評比,代表的是它「面臨特定行業重大ESG風險、以及管理這些風險的能力」。明晟(MSCI)也指出:「ESG評級側重於公司底線的財務風險。其目的是幫助機構投資人評估風險,並幫助投資人在一定時間內以換得最大投資回報的方式來配置資本。」

換成白話文解釋,在ESG上獲得高分、或是被列入指數的公司,並不等於它正在替環境、社會帶來積極影響,只是被影響的風險較低而已。

完整報導請看:惹毛馬斯克、一票矽谷投資人!華爾街出現「反ESG」浪潮?

4.獲得ESG分數是讓企業輕易漂綠的手段嗎?

企業漂綠(Greenwashing)的消息至今仍時有所聞,今年2月德國新氣候研究所跟比利時環保團體發布「25大企業的氣候責任評估報告」,調查全球25間企業減碳狀況,研究發現,它們平均只落實了4成承諾。

評比由「最好到最壞」共5個等級,沒有任何企業被評為第一級,汽車大廠BMW、通路商家樂福、食品巨頭聯合利華、雀巢皆落入最壞的等級。

報告指出,大多數的企業承諾與目標含糊不清,且25家企業中,僅有貨櫃船運龍頭馬士基(Maersk)、電信公司沃達豐(Vodafone)與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提出將在承諾目標年減少90%供應鏈總排放量,至少有5家企業承諾的減排量未達總量15%(不包含供應鏈上下游),還有12家企業並未承諾任何具體的目標年度或減排量。

研究還指出,許多企業過度依賴購買碳權抵減自己碳排的碳抵換方法,達成「名義上」的淨零排放,而非減少實際的碳排放量。碳抵換等方法多元,可信度難以驗證,因此該研究不建議企業以此為主要的減碳手段。

延伸閱讀:ESG投資成顯學!但為何經濟學人說,這三個字救不了地球?

防堵漂綠、全球各國出招!台灣的永續指標

為了避免企業的漂綠嫌疑,聯合國秘書長在今年3月特別成立高階專家委員會,討論如何監督企業的淨零承諾,專家小組將明確定義淨零和其評量方式,將準則化為國家可操作的路徑,讓淨零不只是口號而已。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在今年3月發布「氣候相關揭露草案」,要求企業提供有可能對其產生重大影響的氣候相關風險資訊,以及揭露氣候相關財務報表指標,包含溫室氣體排放量。

歐盟則祭出《永續財務揭露規範》,該規範要求投資機構以18項指標(Metrics)清楚向外界說明,機構有無檢視投資案的環境和社會衝擊。此規範意在要求透過企業揭露指標,讓資訊更透明。

將視線拉回台灣,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國內監督企業減碳成效的角色主要落在媒體和公民團體身上,目前缺乏明確法定制度來追蹤、確認企業對永續目標的落實狀況。

趙家緯認為,媒體和公民團體可以「把事實放大,讓監督力量不只停留在CSR報告書」,他以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在今年6月台塑的股東會抗議為例,台塑承諾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不過把大部分的減碳目標寄望在2030年後,規劃作為減碳措施的氫能及碳捕捉,技術也都尚未成熟,造成民團疑慮是否可能在2050年實現淨零。趙家緯表示,民團的抗議可以引起投資人關注,間接對台塑形成壓力,促成企業的直接行動。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亦在今年5月推出「ESG檢測儀」網站,透過企業CSR報告和碳盤查等公開資訊蒐集上百家企業、60項ESG指標,以E(環境)、S(社會)、G(公司治理)為三大類,追蹤企業減碳進度。指標涵蓋碳排放、廢棄物管理、職災、員工薪資、透明度揭露、供應鏈管理等項目。

ESG喊起來容易不過做起來難,辨別哪些企業只是漂綠、做表面功夫,哪些是真的將資金投入永續,是國家和投資人亟需面對的課。

看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對團隊大方、受客戶喜愛…外商CEO:這類員工可能會損害公司利益!

退休當天,我把同事電話都刪了...嘉裕西服前總經理:徹底歸零,才能重新開機

同學都去考公務員,他卻去學修摩托車,20年後坐擁3家店...好工作,是做出來的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