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新疆/馮尚玉

馮尚玉

初到新疆是三十年前的事,那次是單位組織的,記得好像只遊玩了天池和葡萄溝,再也沒去什麼景點,只是一味地趕路。在烏魯木齊,領隊與司機鬧掰,我和另一位同事去做司機的工作,算是比較圓滿的完成了旅行的任務。三十年後,孩子帶我們出來玩。這次的行程比上次要遠的多。上次是從青海格爾木出發的,而這次是從十三朝古都西安出發的經蘭州、西寧、河西走廊,從馬鬃山沿北疆公里來的。北疆公路也就是准噶爾盆地的北部邊緣,幾乎接近國界線。

新疆很大,地域十分遼闊。這條線,我們走了伊吾、巴裏坤、木壘、布爾津、哈巴河、福海到烏魯木齊,草原、大漠相互交替,路邊的地名牌,最近的也在百餘公里的路上,別說是村莊了。

三十年前的那次旅行,恰逢新疆高溫之際,沒進餐館,一股膻心味令人不爽,高溫又將路面曬的滾燙,連吹過來的風,都是燙的,而這次,不到新疆的高溫時刻,又加上陰晴不定之際,行走比較舒適,或許是沒到高溫時刻或是食材味道尤其肉食,不同於三十年前,反正從未感到什麼膻心味。

旅行,作為人生的一種體味,在人的一生中是必不可少的。這些年,遊玩了好多地方,也寫了點暫態記憶,可這次有所不同,除了例行的遊旅日記,什麼也沒有寫。走著,看著,似乎沒什麼感覺,也激不起想寫的念頭。

八天,幾乎是在不停的趕路,大約走了三千餘公里,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這點我好像早已經做到了,可是,讀書與行路帶給我的感受,還是難以寫的出來。對於這次的新疆,確切的說是北疆之行,也就這麼一點體會,權且記下,作為遊歷之後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