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叫猴面鷹或蘋果臉 揭開夜空中捕鼠高手也是一級保育動物草鴞面紗

草鴞被戲稱為「會飛的蘋果」,任誰看了都直呼可愛,不過在台灣瀕臨絕種,全台數量不超過500隻;曾有研究發現,草鴞一個晚上飛90公里不成問題;草鴞目前與黑面琵鷺、台灣黑熊、石虎,被列為一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國內專家正努力營造棲地,希望打造草鴞有安全感的家,世世代代遍地開花。


草鶚被戲稱為「會飛的蘋果」,多活動於台灣西南部淺山地帶,草鴞白天有時會隱藏在高草叢的地面休息。(洪福龍提供)
草鶚被戲稱為「會飛的蘋果」,多活動於台灣西南部淺山地帶,草鴞白天有時會隱藏在高草叢的地面休息。(洪福龍提供)

草鴞遠看有著心型臉龐,酷似猴子,因此也被稱為「猴面鷹」或是「蘋果臉」,主要活動在台灣西南部丘陵與平原地帶。

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04年居民組成社區巡守隊,在高雄中寮山巡視時在草叢間驚見草鴞,大家當下都很興奮,但愛鳥人士都有默契,「地點必須保密到家」,因為一旦察覺有人為干擾,草鴞可能馬上遷移別處,下次再也看不到。

草鴞屬於特有亞種,是台灣目前唯一居住在草叢中的貓頭鷹,但是隨著棲地開發,適合的居住環境愈來愈少;專家推估,全台草鴞數量不超過300到500隻,草鴞也在2019年被列為一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跟黑面琵鷺、台灣黑熊、石虎是相同保育等級。

林昆海表示,早年發現草鴞蹤跡,多數是誤入田地與機場週邊設置的鳥網,受傷後才被發現,近年愈來愈多人都投入草鴞研究,目的就是希望慢慢拼湊出草鴞的全貌。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蔡若詩在2017年開始透過衛星發報器追蹤草鴞蹤跡,外界可能以為裝上發報器就萬事無虞,但蔡若詩透露,草鴞是夜行動物很難使用太陽能電力充電,為拉長監測時間,如何省電也得「斤斤計較」。

草鴞為中型貓頭鷹,體長不超過42公分,夜晚才會出沒捕獵,圖為一隻亞成鳥。 (李昱緯提供)
草鴞為中型貓頭鷹,體長不超過42公分,夜晚才會出沒捕獵,圖為一隻亞成鳥。 (李昱緯提供)

譬如,初期先看草鴞每天在哪睡覺,固定每天中午12時回報一次草鴞位置,後來才進階到每週五晚間每小時回報一次,以更精準的觀察草鴞夜間活動狀況。蔡若詩表示,衛星發報器主要是監測個體情形,雖然精準但仍有其限制,透過交叉比對,有助了解草鴞生活史與季節性移動情形。

至於監測過程中是否有新的發現,蔡若詩提到,初期發現草鴞晚上有時候只在附近逛逛就回來睡,有時候卻突然跑到遠處逛大街,很難捉摸。

團隊監測到第2年才發現,有些還沒長為成鳥的母草鴞,會在繁殖季前夕到處跑,可能今晚在高雄、明天就突然跑到台南去,一個晚上飛80到90公里都不是問題,「從個體狀況推論,可能是在找老公」。

草鴞屬於中型貓頭鷹,外型雖然可愛,但是仍屬於猛禽,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草鴞也是自然界的捕鼠高手,食物來源有9成是鼠類,像是鬼鼠、小黃腹鼠等。

林昆海指出,草鴞腳爪夠長、夠有力,足以穿透老鼠,有機會跟台灣有機農業結合,幫忙捕鼠。不過,過去農民會使用滅鼠藥,也是導致草鴞間接死亡的原因,近年滅鼠藥雖然減少使用,但仍有努力空間。

林昆海也說,草鴞一次繁殖平均產下4顆蛋,草鴞小鳥在還沒長出羽毛前,小鳥還無法站立,遠遠看著就像地上一團白色絨毛,直呼非常可愛。不過,草鴞小鳥體型雖小,但野外觀察發現,一個窩有4隻草鴞小鳥,公草鴞一晚可能要抓回13隻老鼠才夠餵食,食量可不小。

不過,草鴞食物來源相對無虞,最大問題還是棲地喪失,台灣低海拔地區的土地很難長期閒置,草鴞只能在人類使用空間中求生存。

蔡若詩解釋,目前各方團體也透過各種方式營造草鴞棲地,希望提高環境品質。藉由衛星追蹤發現,只要人類白天活動不干擾到草鴞棲地,即使旁邊有馬路、有車子經過,草鴞棲地可以只離農舍20到30公尺,並沒有外界想得那麼遙遠。

橋頭科學園區日前通過環評,高雄將邁入產業發展新紀元;科技部也接獲特殊任務成立草鴞小組,同步展開保育任務。這是科學園區首次為動物開專案,從圈上14公頃預定地著手,科技部的搶救貓頭鷹大作戰,意外比開發計畫受關注。

位於高雄新市鎮橋頭科學園區9月1日通過環評大會,占地約262公頃,這是高雄第2座科學園區,原以為是如常的開發案環評審查,不過卻因為當地有瀕臨絕種的草鴞,讓保育專家與環評委員格外重視。南部科學園區在環評大會承諾,將成立草鴞保育工作小組,讓珍貴物種不受開發威脅,達到經濟與生態平衡。

也因為牠的珍貴,南科的草鴞保育工作,從橋頭科學園區延伸到高雄路竹園區,首先,在橋科內的泥火山公園畫上14公頃預定地,並種植白茅達4公頃以上,減少除草頻率,營造適合草鴞的棲地。另外,選擇在路竹園區設置草鴞保育區達20公頃以上,種植草鴞喜愛的草生植物外,也會架設猛禽棲架,這是專家學者所稱的異地保育。

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副局長鄭秀絨接受採訪時指出,異地保育部分,會投入新台幣400萬元進行一次性圍籬工程,避免野狗、人為干擾草鴞棲地,每年也會編列棲地維護與生態監測經費共240萬元。

鄭秀絨指出,9月16日內部召開會議討論小組名單,除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市政府農業局代表外,也會請科技部自然司推薦專家,並找已經投入草鴞研究多年的學者、鳥會團體一起協助。「我們畢竟是外行,找專家幫忙,才不用從頭摸索。」

鄭秀絨說,保育監測計畫包括草鴞族群的定期監測、架設猛禽棲架還有生態環境教育。高雄野鳥學會先前在高雄路竹園區設置猛禽棲架與相機,確實有拍攝到草鴞夜間活動行為,像是等待獵物、整理羽毛等。

鄭秀絨表示,小組名單近期就會出爐,保育小組今年底將會召開首次會議,專家也建議,草鴞繁殖期在每年10月到隔年3月,每年定期開會時間可能規劃在6到7月之間。預計明年會先檢視路竹園區的異地保育情形,橋頭科學園區在明年9月開始施工,可能到後年檢討。

此外,南科環評承諾也提到,將另外設置新中崎有機農業示範專區,同時連接北側農業區,鼓勵有機生產以增加草鴞食物來源。保育計畫也會加入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及草鴞保育平台等,跨機關推動保育工作。

外界關注如何衡量保育成效,鄭秀絨表示,主要是確認草鴞是否喜歡這個環境,初步參考專家學者建議,先看草鴞是否有繁殖築巢、利用棲地的行為,數量上不敢喊多出幾隻,強調會持續滾動式檢討。

雖然這是台灣科學園區第一次為專門物種成立保育小組,不過,鄭秀絨強調,南科過去20多年來在台南園區、高雄園區都有規劃保育棲地,營造燕鴴與環頸雉喜愛的環境。像是燕鴴喜歡裸露的土地,因此每年需要定期翻耕,環頸雉則是喜歡草生環境,兩者性質並不同,也得分區經營。

鄭秀絨轉述,科技部長吳政忠也很重視草鴞保育情形,吳政忠建議,橋頭科學園區可以用草鴞作為圖騰意象元素,如果以後有團體來參訪,可以看到高科技園區,也可以看到草鴞保育棲地,相關意象也可以讓民眾多認識草鴞、提高保育意識。

若幸運的話,夜晚無人草叢間可以瞥見草鴞振翅高飛英姿;但是棲地縮減、人類用毒鼠藥習慣,卻讓被稱為「猴面鷹」草鴞瀕臨絕種。目前國內專家正努力營造棲地,希望打造草鴞有安全感的家,世世代代遍地開花。


草鴞是少數會築巢在地面上的貓頭鷹,平均可以產下4顆蛋,草鴞幼鳥在還沒長出羽毛前,遠看像是一團白色絨毛。
(林昆海提供)
草鴞是少數會築巢在地面上的貓頭鷹,平均可以產下4顆蛋,草鴞幼鳥在還沒長出羽毛前,遠看像是一團白色絨毛。 (林昆海提供)

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表示,多年前曾在野外看到一整窩草鴞4隻全部死掉,撿到7隻腳的殘骸,屍體因為乾掉無法化驗,當時只能推測,草鴞主要食物來源是老鼠,可能因為獵捕間接吃到老鼠藥而死,因為若是碰到野狗,應該不至於無一倖免。

事實上,林昆海會這樣推論是有原因的,台灣過去30多年來,每年都會舉辦全國滅鼠周活動,透過編列預算發放老鼠藥給地方使用,然而,食物鏈環環相連,近年分析發現,有些死亡草鴞確實在體內驗出老鼠藥成份,各機關也動起來、調整滅鼠藥政策。

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在2015年停辦全國滅鼠周,2016年也不再補助地方政府採購滅鼠藥。林昆海指出,使用量雖然已有減少,但仍有可改善的空間。

除了滅鼠藥之外,草鴞最大生存危機來自棲地惡化與減少,宜居的空間不斷縮小,草鴞被迫只能在人類生活圈跟山地之間的區域求取生存。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蔡若詩分析,草鴞喜歡的草生地,在自然界中像「過渡地帶」,相對難劃設保護區,「觀察棲地如何變化就非常重要」。

蔡若詩解釋,土地如果經歷山崩、剷平後,一開始光禿禿,但1、2年開始長草,此時長出白茅為主的草生地,就會非常適合草鴞,但是再經過3、5年後,其他植物會自然冒出來,最終演變成森林,又會不適合草鴞居住。

也就是說,草鴞棲地雖然會有一些自然環境變化的挑戰,但是人為干擾愈少愈好。林昆海觀察到,有些棲地旁邊即使是馬路、白天有車子經過,但只要沒人進入這塊區域,草鴞可以放心休息、躲藏,面積不用大、幾分地也有機會成為棲地。

林昆海解釋,如果環境讓草鴞有足夠安全感,「晚上6點半以後,還是可以預期看到草鴞的。」

許多民間團體現在也積極從事棲地營造工作,高雄市野鳥學會在2016年起針對一塊國有財產署土地進行棲地認養,包括移除外來種植物、觀察棲地變化等,就是希望營造出適合草鴞居住的環境。

不過,棲地不能單獨存在,還必須考慮草鴞的食物來源,棲地旁邊最好有果園、蔬菜區等,讓草鴞可以在附近捕捉老鼠、小型動物等。

林昆海說,也許可以思考未來讓草鴞結合有機農業,農民不要使用滅鼠藥,也許農業區保留五分地、一甲地的生態緩衝區,讓草鴞居住其中,晚上還能幫忙抓老鼠,雙方就能達到互相守護的效果。

林務局今年開始把草鴞納入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農民在草鴞重要棲地環境內,只要符合不用除草劑、毒鼠藥等條件,就可以領取每年每公頃最高新台幣2萬元獎勵金,也是希望祭出誘因推動草鴞保育。

過去草鴞常常是誤入鳥網、受傷後,才讓人們發現蹤跡。蔡若詩提到,現在如果草鴞撞到機場鳥網,只要一通電話,半夜也有團隊前來把草鴞救下,持續強化救傷系統,也是希望降低草鴞的死亡率。

蔡若詩表示,團隊在10月規劃調整模型,再次估算台灣草鴞的繁殖數量,同時也透過衛星發報器持續追蹤,了解不同年紀、不同性別的草鴞活動情形,藉由研究能量,希望更科學化檢視保育政策方向與成效。

更多生活相關新聞
國道多路段時速不到40 估國5下午車流量大
菜價腰斬!中秋禁烤少人買 絲瓜價跌7成
匯錯帳號怎麼解決?行員怒飆:超討厭
「哈比屋」掰!北市防水斜屋頂擬放寬至2.1米
中國禁蓮霧、蓮霧輸入 「介殼蟲」成關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