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家庭職場頒獎 26家企業去年生出北市1/3新生兒數

少子化衝擊台灣產業,但2022年26家企業員工總計生出5千多個新生兒,相當於台北市一年新生兒數的三分之一!不僅如此,這些企業離職率平均12.6%,遠比104人力銀行日前調查自願離職率19.9%,低7個百分點。

《親子天下》進行「新世代父母調查」,發現98%父母表示在選擇工作時,職場的友善家庭措施是他們考慮工作的重要條件。在大缺工時代下,比薪水更能留住人才的福利是什麼?或許「友善家庭職場」正是答案。

親子天下舉辦首屆「友善家庭職場獎」,今(1)日在台北士林萬麗酒店舉行頒獎典禮,由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勞動部常務次長陳明仁、衛福部次長李麗芬頒獎,行政院長陳建仁也特別錄影鼓勵獲獎企業。

親子天下友善家庭職場獎入圍名單
親子天下友善家庭職場獎入圍名單

親子天下友善家庭職場獎入圍名單

行政院長陳建仁說,少子女化是台灣正在面對的嚴峻課題,政府也為此推出少子化對策計畫、提升嬰幼兒照顧品質、育嬰留停八成薪等政策,全面提供友善生養環境。他表示,感謝獲獎的26間企業,在追求企業成長的同時,注意員工的家庭照顧、職場性別平衡等議題,讓友善家庭企業不只是理想,更是被實踐的理念,「因為有你們,讓許多家庭和孩子們,都能在幸褔環境下快樂成長!」陳建仁說。

陳建仁也期待,更多民間企業一起推動友善家庭職場,給予家長各項支持、讓員工兼顧家庭、同時發揮優秀工作能力。他也感謝《親子天下》透過友善家庭職場獎的設立,鼓勵更多企業見賢思齊、營造更友善的職場環境。

企業把員工當「人才」而非「勞動力」

「友善家庭職場,是親子天下創辦以來從未停止過的倡議,」《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表示,2011年時,《親子天下》第一次倡議友善家庭運動,募集101所企業,宣告支持友善家庭的理念、提供「每週一天不加班」的承諾,卻遇到不少企業表示心有餘而力不足;但12年後有愈來愈多企業認為,企業的價值不只是追求獲利、競爭力,願意做員工家庭的夥伴,將員工當成人才而非勞動力。

何琦瑜觀察,如今有愈來愈多企業,願意把員工當成人才、陪員工一起照顧家庭。楊煥世攝
何琦瑜觀察,如今有愈來愈多企業,願意把員工當成人才、陪員工一起照顧家庭。楊煥世攝

何琦瑜觀察,如今有愈來愈多企業,願意把員工當成人才、陪員工一起照顧家庭。黃建賓攝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感謝很多企業勇敢承擔,推出比政府還先進、大方的措施。主責少子女化對策的他也開玩笑說道,「感謝26間企業生了這麼多孩子,解決一部份我的課題(少子女化對策),沒有你們,我會被罵得更慘!」

他表示,政府努力全方面的檢視、改善育兒環境,窮盡所有力量讓年輕家長願意生育。他表示,政府人工受孕補助讓每年有一萬多個寶寶誕生,目前也在討論能否讓未婚單身女性也受益;友善家庭措施部分,2024年起,公幼將開放寒暑假收托、也辦理更多臨托服務,讓父母可以在週末也能勇敢出門參加活動。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資深主編張益勤觀察,要解決少子化,最根本的解決方法,其實是在企業塑造友善家庭的氛圍和環境,讓女性不會因為生養育兒放棄職場自我實現的追求,讓男性也可以放心支應家庭照顧的工作。

張益勤指出,獎項共有209間企業報名,26間得獎企業入選,橫跨金融業、電信業、IC 設計等17種行業別,可見無論在哪一個產業,都能夠創造友善家庭職場。她也分享,「友善家庭職場獎」26家得獎企業的五大亮點,不僅員工受益,也讓企業留住人才:

  1. 26家企業總計誕生5,026名新生兒,佔全台新生兒總數的3.8%

  2. 每胎生育津貼,總計發放近1億元

  3. 0~6歲育兒津貼,總計發放近3億元

  4. 企業平均離職率12.6%,遠低於全台平均

  5. 企業育嬰留停復職率82.6%,與勞動部統計資料79%相比高出4個百分點

張益勤指出,友善家庭職場,讓女性不因生養放棄自我實現,讓男性也可放心照顧家庭。楊煥世攝
張益勤指出,友善家庭職場,讓女性不因生養放棄自我實現,讓男性也可放心照顧家庭。楊煥世攝

張益勤指出,友善家庭職場,讓女性不因生養放棄自我實現,讓男性也可放心照顧家庭。楊煥世攝

26家企業分享:大小企業都能支持員工、友善家庭別怕影響獲利

獲獎的26家企業主管上台領獎、1.5分鐘致詞的壓力下,分享一家比一家高的育兒津貼、補助,以及超過全台出生率數倍的新生兒數,友善家庭措施不僅讓年輕父母受惠,還及於員工父母、單身員工的男女朋友,甚至毛小孩。

玉山金控的友善家庭行動走在時代前端。人資長王志成分享,2016年玉山就領先同業提出每胎十萬生育津貼,「當時被同業說是『破壞行情』!」但對玉山金控來說,照顧、培育員工是天經地義,除了在職期間有福利,1994年起就推出持股信託、讓員工退休後可以獲得2.5倍退休金。

朋程科技的照顧不僅於孩子幼年期,公司推出的生育養育津貼照顧孩子0歲到23歲、最多可領到七十二萬元,2022年生育率是全台1.5倍。副處長陳昭惠說,「2010年開始發放生育獎金,還追溯到公司成立後出生的孩子都受惠。」

擁有近2萬名員工的中華電信,首創全台「家有三歲以下小孩,提前一小時下班不減薪」。董事長郭水義說,公司持續舉辦集團結婚、數十年來培育電信人才,他更承諾,2024年起,更將照顧對象擴充至「家有六歲以下小孩」的員工,都享有減工時、不減薪福利。

友善家庭不僅大企業能做,小型企業也同樣可支持員工。「我們的家庭照顧假,單身、未婚都可以利用,要照顧男女朋友、毛小孩都可以!」穩得實業總經理詹博翔強調,「有好的員工福利才有好的股東紅利,」公司秉持把員工當家人照顧,每天提供有機午餐便當、業務出門全搭計程車,育嬰留停復職率高達100%。

臺灣港務在11年前經歷國營事業轉型,員工大量退休,當時離職率高達15~20%。行政副總經理盧展猷分享,當時進行員工調查後發現「家長的『功課』比小孩多」,因此各種措施都是為因應緊急需求,例如減少工時、可以0.5小時為單位請假,如今更加上提供臨時托育,托育對象小孩長輩都可以。

企業實施友善家庭措施,不僅不會影響企業獲利,還會提升企業形象和員工滿意度。

中堅企業組、宏正自動科技提供一胎十二萬生育津貼、首創全台育嬰留停代理人職務津貼,鼓勵新世代能夠自我實現。人資長王安倫開心的說,「我們今年共獲得九座相關獎項、得獎率百分之百。」她更提到,公司的毛利率更大於60%,證明獲利與員工支持不相衝突。

在台外商一向不吝友善家庭,但更多傾聽員工需求,提出更多創新舉措。

在全球有188個據點的台灣雀巢,更知道多元的重要,並挑戰打破框架。董事長暨總經理羅台青分享,近年雀巢推出「勇敢生、放心養」措施,讓主管能夠主動支持員工、放心請假,公司生育率是全台的5.8倍、連續4年產後回歸職場比例100%,台灣雀巢的營收是台灣 GDP 成長率的5倍。

擁有悠久歷史的企業,更能看到友善家庭的重要性。默克集團創立於355年前,早已看見員工是企業能夠永續經營的關鍵。台灣默克董事長李俊隆指出,除了提供不同假別、工時選擇,台灣默克也支持員工生育,提供員工與伴侶62萬5千元的人工生殖補助,「幫助員工完成當父母的心願」。

何琦瑜說,少子化與缺工危機是企業共同的危機,「我們要從現在開始,一起面對!」她也相信,得獎企業的各項措施和成效,能夠激發社會一起找到解決少子化和缺工危機,更有效的關鍵解方。

(責任編輯:劉茵琪)

更多親子天下文章
2023親子天下友善家庭職場獎公布!26間企業入選
【數位專輯】親子天下友善家庭職場獎
9個關鍵數字,看見企業友善家庭實戰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