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稱呼無法反映台灣外交真實面 學者建議換這些更精準用語

我國國際處境特殊,雖然邦交國數目少,但與全球主要國家都有維繫關係,而美國西肯塔基大學政治學教授芮宗泰撰文直言,我國外交部把邦交國稱為「友邦」,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學者,甚至媒體都這樣使用,但此用詞無法記錄台灣外交真實面,或許可用「邦交夥伴」來稱呼。

美國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12日刊登芮宗泰(Timothy Rich)文章,內容稱外交承認是單方面行為,即承認(acknowledgment)其他方的生存權,以及國際關係中法律平等。儘管台灣符合被承認為國家的所有條件,卻因中國反對雙重承認,且要求「一個中國」原則,使得邦交國數有限。

芮宗泰提到,隨著中國取得聯合國席次,並成為全球政經強國,台灣邦交國轉投中國懷抱。中國也想讓台灣外交孤立,透過經濟和政治影響力來施壓台灣邦交國斷交,以達到削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宣稱進行競爭的最終目標,而中國的努力仍發揮效果,台灣邦交國數從10年前22國減為現在的13國。

<cite>諾魯為2018年太平洋島國論壇年度峰會主辦國。(AP)</cite>
諾魯為2018年太平洋島國論壇年度峰會主辦國。(AP)

「把與台灣維持外交承認的國家稱為『友邦』(diplomatic allies)確實具有象徵意義,傳遞和台灣團結一致且互惠互利的認知」,芮宗泰以台灣邦交國諾魯為例,其2018年主辦太平洋島國論壇(PIF)峰會,拒絕中國代表團成員持外交護照入境與會,就是展現其與台灣的關係。

芮宗泰也說,「友邦」稱呼可視為對中國影響力的關切用法,像是太平洋島國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重申和台灣邦誼的承諾,並與中國在帛琉海岸邊進行不受歡迎的調查做連結。他坦言,正式邦交具有實質重要性,其賦予台灣合法性,且能進行國是訪問,並防止有利於中國的涉及台灣地位決議。

「友邦」稱呼過度簡化台灣外交

不過芮宗泰認為,把台灣邦交國稱為「友邦」是過度簡化這些持續的邦交狀態,因忽略非官方關係的努力角色,甚至會為台灣帶來意料外的後果。他解釋,「盟邦」(allies)通常意味提供軍事協助和保護的具約束力承諾,或實現共享目標的明確合作,但台灣邦交國並未簽署正式防衛協定或有相關義務。

<cite>2019年4月15日,總統蔡英文(左起)、美國聯邦眾議院前議長萊恩與時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酈英傑出席《台灣關係法》40周年慶祝酒會。(甘岱民攝)</cite>
2019年4月15日,總統蔡英文(左起)、美國聯邦眾議院前議長萊恩與時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酈英傑出席《台灣關係法》40周年慶祝酒會。(甘岱民攝)

芮宗泰稱,就算台灣邦交國有意願,卻無能力給予台灣實質的防衛援助,因為現有的13個邦交國中,有7國沒有軍隊,且大多數依賴包括台灣在內的國際援助,並提到台灣在太平洋地區的人均援助在歷史上是超越中國。另外,外交承認是各國認為哪些行為符合其國家利益而做的政治決定。

芮宗泰指出,這些誤以為等同傳統盟邦承認,或其他暗示並不存在且不可能具體化的安全承諾,台灣從中獲得的利益極少,但與台灣沒有邦交的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給予部分防衛承諾。若把「友邦」廣泛解讀為涵蓋實現共享目標的合作,仍不確定是否適用於現今的台灣邦交關係。

芮宗泰說,台灣邦交國在國際組織為台灣發聲,甚至挺身反對中國,只是並非所有邦交國採取一致行動。雖然許多獲得外交承認的國家表明共享民主價值或其他政治相似處,卻無凝聚共享目標。此外,歷史上有多個國家間建交,雙方依舊是敵對狀態的案例,冷戰期間的美國和蘇聯是其中之一。

「最糟的是,這種語言上的決定使中國的策略發揮效用」,芮宗泰表示,中國把挖走的每個台灣「友邦」,視為台灣堅實關係的「損失」,並侵蝕台灣的主權。他強調,一再使用「友邦」一詞反而強化對台灣在全球存在的狹義看法,因聚焦於台灣邦交國數量,邊緣化包括建立反制中國的非正式聯繫的努力。

<cite>2020年9月2日,行政院舉行新版護照記者會,新舊護照對照示意圖。(盧逸峰攝)</cite>
2020年9月2日,行政院舉行新版護照記者會,新舊護照對照示意圖。(盧逸峰攝)

更精準用語反映台灣對外關係

芮宗泰強調,包括經濟參與、人民往來的公民外交等努力,對提升台灣文化及價值、提供更廣機會來發展其善意,以及加強台灣和中國在政治和實際上有所不同等至關重要。他直言,經濟合作展現台灣身為夥伴的價值,反觀中國讓受援國面臨債務陷阱和政治妥協。

「透過優先進行經濟合作與貿易協定,台灣可藉由其經濟實力來維持部分外交承認,同時強化與他國的非正式關係,而台灣從中獲得外交承認以外的幾乎全部外交利益」,芮宗泰指出,台灣人可免簽證或以落地簽證模式入境逾140國,這有效模糊正式和非正式外交承認。

芮宗泰表示,非正式關係都沒貼上「盟邦」標籤,「換言之,『友邦』用法未能記錄這些多面向交流的廣度和深度,反而有強調中國努力(搶邦交國)已取得廣大成功的風險」。他認為,要更精確地描述台灣的國際關係,就必須採用更準確的專門用語。

<cite>外交部大廳。(資料照,顏麟宇攝)</cite>
外交部大廳。(資料照,顏麟宇攝)

芮宗泰建議,要區別出與台灣維持邦交的國家,「邦交夥伴」避開聯盟中的軍事意涵,而「戰略夥伴」、「雙邊夥伴」則承認台灣以共同利益和目標所建立的雙向、互惠互利關係,且同時保有足夠模糊性來描述《台灣關係法》的防衛承諾,並避免狹義,或許已過時的外交概念。

「還有個選擇,但也許較具爭議,那就是『主權夥伴』」,芮宗泰認為,此稱呼能強調這些關係明確重申台灣的主權主張,且選擇不和中國建交。他直言,需要進化描述台灣外交關係的用語,以反映國際現實的複雜性,而「友邦」用法過度簡化台灣的外交關係,也不能精準反映經濟重要性與實質承認的程度。

芮宗泰寫道,「友邦」這稱呼還忽視傳統外交以外的多面向交流,而重新定義用語,反映戰略夥伴關係、友誼和雙邊關係,「我們能對台灣在國際社群中的處境,促進更準確的認知,這樣也不會把每一次的斷交,看做損害主權的生存權損失」。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