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魚燒味」很好吃嗎? 是陶器啦!

友魚燒味,聽起來好像很好吃,不過,不能吃,這是個手工陶器的品牌名,「友魚」,「魚」來自創作者廖心瑜的「瑜」字諧音,而「友魚」則是年年有餘的吉祥隱喻,其創作希望仿效日本「志野燒」帶來生活新「味」覺。 友魚燒味是一對年輕情侶一同創立的工作室,廖心瑜負責創作,而李岳憲負責後製──找窯燒出作品;捏陶其實只是陶器創作的半程,另外一半取決於燒製,友魚燒味堅持使用柴燒,但並不是所有以柴為燃料的陶窯都能使用,每座柴窯燒出的感覺不同,就靠李岳憲找出適合這個品牌,或者說是倆人偏好的色澤、亮度的陶窯,也不是只和一家陶窯配合,而是依據每件作品需求送到不同的陶窯燒製。 廖心瑜創作陶器只有4年時間,不過,她可說是「系出名門」,是苗栗知名窯廠春田窯的千金,流著陶藝創作的血液,也從小耳濡目染,是天生吃這行飯的,但她的作品並不在春田窯後製,因為春田窯的柴燒窯特色並不符合她的作品需求。 (圖╱友魚燒味在庭園餐廳山中傳奇設有陶藝體驗教室。王以瑾攝影) 瓦斯窯、電窯都是很方便且快速的陶器燒製設備,成功率高又安全,陶器價格因此能大幅壓低,擁有許多優點,而古老的柴窯則有許多不可控制的變因,不過,這些變因雖是缺點,卻也是迷人的優點。 柴窯燒製作品損毀率很高,比例高達2/3,但在高溫燒製過程由於柴灰的附著,再加上古老柴窯的窯汗添艷,甚至陶土承受不了高溫而產生的窯變,常常造成意外的驚喜,而這些不可控制的因素也讓每件柴燒陶器都是獨一無二的作品。一只茶杯,開模電燒的可能只要幾十元,但柴燒的卻要200、300元,道理就在這裡。 柴燒作品都不需要上釉處理,上釉反而讓陶器無法呼吸,另一方面,愛柴燒就是愛它呈現陶土原色的古樸味道。柴燒的生活陶器還有其他的好處,由於柴灰的附著,讓陶器有類似竹炭的功能,過濾雜質後,茶水、烈酒都變得更順口。 (圖╱柴燒不需上釉,就能呈現動人光澤。王以瑾攝影) 友魚燒味在勝興車站正對面的山中傳奇闢有一間陶藝教室,遊客可在此做陶藝體驗,經過指導,即使第一次也能做出自己的專屬碗、杯等作品,包含修胚燒製,每人350元,但遊客DIY用的不是柴窯而是電窯。 山中傳奇是庭園餐廳,供應客家美食,可做客家麻糬、擂茶DIY,以老火車頭為造型的蛋糕很有賣點。 (圖╱山中傳奇的老火車頭蛋糕讓人捨不得吃。王以瑾攝影) 同一區域內的桐花館裡,四季天然手工坊販賣的是手工香皂,老闆古勝暉說,除了純天然、無化學香料、化學染料、防腐劑之外,還特別挑選有台灣味的原料,如牛樟、檜木、蜂蜜、竹炭等等,而不同原料的手工皂適合不同膚質,如竹炭就適合油性會長痘痘的皮膚,檜木適合中性膚質。地址、電話等相關旅遊資訊如下: (圖╱四季的手工皂強調天然且富有台灣味。王以瑾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