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吸引陸生 才是台灣正途

中國時報【簡立欣╱特稿】 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大陸短期研修生少了5000人,大陸學位生首次負成長,蔡政府對此似乎不以為意,認為反正有新南向學生可以補。但其實對台灣招生端來說,捨陸生而花大筆資源去招收新南向學生,根本是事倍功半;大陸開大門迎台生,台灣也應該積極吸引陸生,才是正途。 根據教育部最新資料,2018年境外生12萬6997人,比前一年增加5536人,主要是因為新南向國家境外生大增1萬591人;另一方面大陸研修生2萬597人,比前一年減少5227人,大陸學位生9006人,也比前一年少了356人,是2011年招收陸生起首次負成長。 其實時間拉長了看,大陸研修生從2015年達到巔峰的3萬4114人之後就開始節節下降,3年內掉到只剩6成。 帳面上看來,雖然去年陸生負成長5500人,但全部的境外生還多了1萬人,官方或許認為交代得過去;但事實上對學校而言,招陸生的成本跟招新南向國家學生的成本完全不能比。 以往兩岸關係良好時,由於陸生與台灣語言、文化相通,因此台校招陸生相對容易,其中大陸短期研修生因為對台灣印象好,而成為「回頭客」來台讀長期學位的情況相當多。 新南向國家則各有各的政經、歷史脈絡,不容易各個擊破,學校要付出加倍的心思招生、處理英語師資問題,之前更發生仲介新南向學生來台打黑工的違法案例。 蔡政府上台以來內政廢弛,教育領域毫無作為,對少子化完全束手無策,加上兩岸關係凍結,民進黨昧於意識形態,不願釋出善意,似乎是要讓陸生群體自然萎縮。值此大陸放出「史上最低門檻」招攬台生之際,台灣如果還不調整境外生招生資源配置,只能坐等台灣高教走入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