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南瀛公衛發展史 衛生局出書呈現衛政成果

台南縣衛生局25日發表《南瀛衛綮-台南縣衛生局歷史軌跡》、《38℃下的熱情-行動醫院、全民健檢》及《零下70℃的生命寶藏-台南縣生物檢體銀行》等3本書籍,分別記錄台南縣衛生局公共衛生發展歷程與近10年來用心耕耘的成果。台南縣長蘇煥智指示,將發表的新書寄給中研院長翁啟惠參考,以利爭取中研院南部分院來高鐵台南站設立。 這場新書發表會,衛生局邀請國內大專院校相關學者、專家到場見證歷史,包括美國杜克大學政策與組織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涂碧桂、副主任林倩蓉教授,台北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嚴明芳助理教授、陳立昇助理教授,長庚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醫務管理學系助理教授邱月暇、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保健營養學系助理教授范靜媛等人。 衛生局長陳耀德指出,這3本書的問世,證明一件事,衛生所、局人員,不只會做事,而且一定如期完成,尤其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因為透過新書的發表,將人的生命延續下去,這不只是很多人常講「流血」「流汗」而已,甚至是比「流眼淚」更讓人動容的事。 蘇縣長以社區型預防篩檢-行動醫院、全民健檢為例,他說,台南縣是農業大縣,莊腳的老大人通常是「除非痛到不行,才會去看醫生」,因此,才會希望透過社區型預防篩檢-行動醫院、全民健檢的政策,延續長者的生命。 蘇縣長指出,《38℃下的熱情-行動醫院、全民健檢》這本書,初次看到這標題時感覺是,這豈止是熱情可以說明的,更需毅力!他說熱情可以是短暫,但「行動醫院、全民健檢」政策,是比熱情更需要更多毅力的,這是一種代表對做善事的堅持,彷彿是菩薩的化身。 蘇縣長強調,「行動醫院、全民健檢」的成果,不只是個案的檢查,還具有公衛的價值,值得學術界探討,也可能具有國際級的計畫,因為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沒人做到像我們這樣的。 美國杜克大學政策與組織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涂碧桂表示,無論是在行動醫院、全民健檢方面,還是在台南縣生物檢體銀行等方面,像這種對的事,就必需往前走! 副主任林倩蓉教授指出,這3本書的出爐,不只見證台南縣是社區的守護者,包括衛生局、衛生所及志工們,可說是社區的土地公,土地婆,而台南縣做的這些醫療照顧,更甚其它國家的付出,同時也代表蘇縣長這幾年在衛生醫療上的努力。 台南縣首創「行動醫院、全民健檢」、「生物檢體銀行」先例,全縣近30萬民眾受檢,篩檢涵蓋率達35.51%,血清、血球等檢體保存近83萬支,受檢民眾的檢體,被保存在-70℃極低溫的「生物檢體銀行」,成為人類生命的未來希望,這也是書名定為《38℃下的熱情》及《零下70℃的生命寶藏》的原因。 值得一題的是,在蘇煥智縣長支持推動下,台南縣衛生局開發了乳房攝影巡迴車、轉診專車,將篩檢觸角延伸至社區各角落,協助偏遠地區行動不便民眾複檢與就醫。 自2003年3月30日開辦迄今,篩檢發現子宮頸癌陽性個案共計1,451人,轉介完成率為91%,確診個案322人。乳癌陽性個案共計4,425人,轉介完成率為84%,確診個案147人。 肝癌陽性個案共計72,746人,轉介完成率為95%,確診個案200人。大腸直腸癌陽性個案共計14,408人,轉介完成率為72%,確診個案372人。口腔癌陽性個案共計804人,轉介完成率為93%,確診個案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