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猶太主義與言論自由 哈佛校長爭議掀開多年來美校園真實

反猶太主義在美國越趨嚴重,根據長年追蹤全美反猶太事件的「反誹謗聯盟」(Anti-Defamation League)的統計,2022年有3,697件,比2021年增加了36%,是自1979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歷史新高

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攻擊以色列引發戰爭後,即使反穆斯林的事件也增加,但反猶太的情況也更嚴重了。「反誹謗聯盟」的統計,從10月7日到12月7日,就有2,031起反猶太事件,比去年同期間的465起,多了337%,但更讓美國社會擔憂的是大學校園的反猶太事件有400起,比去年同期的33起,多了1112%。

為了解大學校園情況,「反誹謗聯盟」的「反猶太主義研究中心」(Center for Antisemitism Research)、「國際希勒爾」(Hillel International)和「校園脈搏」(College Pulse)聯合做了一份調查發現:這學期以來,73%的猶太學生/43.9%的非猶太學生表示「經歷或目睹了某種形式的反猶太主義」;有46%的非猶太學生因被錯認為猶太人而被攻擊。

言論自由和煽動界線該怎畫靠心證

由於校園的反猶太情況如此嚴重,2023年12月5日,美國國會舉行了校園反猶太主義聽證會。過程中,當哈佛大學、賓州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等三所名校的校長被問到:「呼籲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的言論是不是違反學校的行為守則?」三位校長並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表示「要視情況而論」、「如果言論變成行為就是霸凌、騷擾和恐嚇」。這樣的回應,讓美國社會震驚,甚至白宮都表示難以置信


哈佛大學校長蓋伊(Claudine Gay)(圖:@thecrimson)

不過,從哈佛大學校長回應紐約州眾議員史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的提問:「哈佛堅守保障言論自由的承諾,即使是令人反感、冒犯性、可恨的言論,除非是變成違反規定的是霸凌、騷擾。」就明白了三位校長為什麼會有讓美國社會難以想像的回應,因為他們聚焦在「維護言論自由」,只是,「呼籲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受言論自由的保障嗎?

校園言論自由調查結果與外界想像不一樣

基本上,大多數的「仇恨言論」都受到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政府(包括公私立大學、學院)不能合法地對其進行審查、懲罰,這是基於政府不能壓制民主所需要的異議和對話,尤其,什麼是仇恨言論,是會因思想觀念而有變化,更遑論如何界定仇恨言論與激烈批評,不只困難,還難以獲得共識。除非是煽動即將發生的不法行為威脅嚴重身體傷害的言論導致立即破壞和平的言論,如:呼籲對猶太人種族滅絕,就不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

然而,雖然這三位校長在聽證會上忽視了呼籲屠殺猶太人是無庸置疑的恐怖暴行,展現了對校園言論自由的極度重視,但根據「個人權利和表達基金會」(Foundation for Individual Rights and Expression)在2023年1月13日至6月30日期間對全美248所大專院校、5萬5千102位學生所做的調查「2024大學言論自由排名」,麻省理工學院排名第136,賓州大學倒數第二,哈佛大學排名最後且得分為負(-10.69)。

據「個人權利和表達基金會」的調查,排名在後面的學校呈現:

學生自我審查較嚴重,不敢在課堂上討論有爭議的話題或在有爭議的話題上公開反對教授;
對於有爭議的演講者較不包容;
對於抗議演講者的破壞行為(用擴音器設備叫喊、試圖阻止他們在校園演講、阻止其他學生參加演講、使用暴力阻止校園演講)的接受度較高;
試圖去平台化、侵犯他人的言論自由權(呼籲制裁學生、學生團體和教師,以及要求學校取消演講者在校園演講的活動)較為嚴重。


理論上,校園應該是更開放包容而維護言論自由,學生在課堂上要敢於討論有爭議的話題。(示意圖/Felicia Buitenwerf)

其實,近20多年來,越來越多大學設有「多元共融」(DEI,Diversity多元、Equity平等、Inclusion包容)委員會,提供訓練課程,一些菁英大學,如:哈佛大學、賓州大學,還特別重視,理論上,校園應該是更開放包容而維護言論自由,為什麼卻是校園言論自由的末段班?

在「反猶太主義研究中心」、「國際希勒爾」和「校園脈搏」聯合所做的調查顯示,有54%的學生接受過「多元共融」訓練課程,但其中只有18.1%的學生有接受過反猶太偏見的課程。不過,高達四分之三以上的學生(猶太學生+非猶太學生)都希望「多元共融」訓練課程能包括反猶太偏見教育。

事實上,連校園以外也是如此,接受過多次「多元共融」課程的公職人員告訴筆者,課程都只有針對反非裔、反穆斯林、反LGBT、仇女,沒有反猶太。其實,反猶太主義並非近來才出現,而是一直以來就存在於美國社會,既然如此,為什麼大多數的「多元共融」訓練課程沒有包含反猶太?

反猶太早存在卻

前賓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副院長史丹利.戈爾德法伯教授(Stanley Goldfarb)表示,「多元共融」訓練課程在賓州大學紮根後,校園內的反猶太主義變得更嚴重。「多元共融」訓練課程的核心是一個簡單的二元論:世界只有壓迫者和被壓迫者,視白人是壓迫者,黑人是被壓迫者。這個框架主要應用於美國,但也經常應用於以色列──以色列是白人猶太人的堡壘,其種族主義致力於破壞非白人巴勒斯坦人的生活。因此,與「多元共融」訓練課程最有聯繫的校園團體現在正在領導反猶太主義運動。

雙重標準的選擇性言論自由恐非真自由

換句話說,「多元共融」訓練課也有「偏見」的,思想並不多元,因意識形態而形成一種具有封閉性和有選擇性的言論自由。來看看兩個發生在賓州大學的例子:

2023年9月22至24日,賓州大學舉辦了巴勒斯坦寫作文學節(Palestine Writes Literature Festival),邀請了對猶太人有偏見、曾裝扮成納粹、在許多音樂會上飄揚帶有大衛之星的豬氣球、支持毀滅以色列(也曾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平克佛洛伊德樂團(Pink Floyd)前任主唱羅傑沃特斯(Roger Waters),遭到批評後,賓州大學發表聲明,表示「自由交流思想」是其教育使命的核心、即使在最令人不安的問題上,定義和監管激烈的辯論也是不明智的。然而,2019年時,因學生和校友不滿川普政府的移民政策,賓州大學取消了一場其中一位講者是前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代理局長湯姆·霍曼(Tom Homan)的演講活動。

所以,再回到主題,反猶太主義在美國校園變得更嚴重的背後,是言論自由受到了挑戰,但雙重標準的選擇性言論自由,還有言論自由嗎?於是,再想想三名校校長在國會聽證會中以「維護言論自由」回應「呼籲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的言論是不是違反學校的行為守則」的詢問,依然無法接受的同時,也不那麼震驚了。

 延伸閱讀  
紐約直擊

作者》蔡嘉凌 專欄作家。現旅居紐約。著有"Our Stories, Our Truths"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反猶太言論惹議 肯伊威斯特正式道歉
中國網路審查趨嚴 胡錫進籲:要承受各種批評
言論自由承諾不再?大馬政府要求社群媒體刪文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