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乾旱衝擊最大作物出爐 農委會明年推水稻種植「四選三」

農委會今天(2日)公布台灣農作物受乾旱影響分析,其中,以面積來看,茶為受衝擊最大的高度敏感作物。農委會還提到,明年起將針對每2年共4期的水稻種植,首度實施自願性「四選三」政策,政府僅提供3期稻米保價收購等優惠,鼓勵農民只種3期水稻,另1期則改種旱作,既能紓緩區域供水壓力,又可增加農民收入,且若成效良好,最快後年將以區域為單位,形成大區輪作,預估可節省2成農業用水。

極端氣候下,旱、水兩災發生機率越來頻繁,農委會分析全台作物對乾旱敏感以及受此次乾旱影響的程度,並於2日首度對外公布結果。農委會指出,11項高敏感作物中,以茶葉受影響面積4,800公頃為最多,主要集中在苗栗,其他包括北部及中部梨、北部短期葉菜類、中部竹筍,受影響面積也在3千到4千公頃不等。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原音)茶葉我們現在影響的面積,在苗栗我想是影響最嚴重的,目前我們已經有盤點出茶葉的一些乾旱的影響,可是如果明年在茶葉的春茶,他在萌芽期的時候2到4月,如果還是持續乾旱,我想我們上次記者會已經說明過,今年是反聖嬰年,所以也會影響到明年春天的時候,降雨量如果不來,那我們茶葉的影響預估就會有4,800多公頃,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影響。』

農委會因應乾旱,也提出短中長期調適策略,短期將加強農業節水技術教育訓練、推動節水示範場域、推廣管路灌溉設施;中期將以加強計畫性用水為主軸,除了加大引水蓄水設施外,也要推廣精準灌溉,另一方面,近期農委會也下鄉宣導,要推動水稻種植「四選三」,也就是政府在2年4期耕作中,只給予3期稻作保價收購、直接給付等政策優惠,鼓勵農民2年內只種植3期水稻,剩餘1期則改種旱作或景觀作物。

農委會強調,四選三政策既可節省水資源,還能增加農民收益,因為在乾旱下,種稻收入不一定會好,但若種植黃豆、小麥等耐旱作物,或種植享有綠色環境給付的景觀作物,收益反而會更好,例如綠色環境給付作物,每公頃可收4萬5千元,扣除掉翻耕5千元,還有4萬元利潤。

農委會指出,四選三政策明年上路,沒有強制性,僅由農民思考是否自願配合,而若推動順利,最快後年將以區域為單位推動大區輪作,預估可節省2成的農業用水。

農委會表示,長期方面則要提升抗旱韌性,包括加強水源涵養、布建智慧灌溉、研發耐旱品種以及擴大農業保險。

延伸閱讀

心痛水稻將收成卻停灌 洪箱:下次缺水先限工業用水

原始連結
相關新聞
台灣原生種成潛力「螺」金 農委會水試所成功復育量產(影音)

豬肉需標示是否含萊劑? 陳吉仲說消費者認明這個就夠了

都市種菜不苦惱 50種蔬果香藥草檢索表幫忙變身綠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