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舌燥看病症!醫師分析口乾症狀與治療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不知為何總是覺得口乾舌燥,猛喝水不但效果有限,還得猛跑廁所,實在是苦不堪言。口乾除了讓自己容易蛀牙、嘴破、嘴唇龜裂、吞嚥困難,還會讓口臭加重,讓人難以接近。其實口乾也有可能是糖尿病、腎臟病的症狀之一,或是暗示著身體出現了內分泌改變、自律神經失調等看不見的變化,究竟口乾該如何解決?就讓日本與台灣的多位醫師告訴您。

本文重點:

口乾原因為何?

口乾症狀有哪些?

治口乾、改善口乾方法

口乾舌燥喝什麼?口乾舌燥吃什麼?

日本牙科醫師丸山和弘表示,成人一天大約會分泌1.5公升唾液,如果有口乾的狀況,會讓唾液減少,讓原本受到唾液保護的牙齒、口腔黏膜因為口內變乾而受到損害。

丸山和弘指出,由於口乾的症狀大多是唾液量慢慢變少,並不是忽然間變少很多,所以通常自己很難察覺到自己有口乾的情況。比起察覺到口水變少,患者往往是因為唾液減少導致的牙齒或其他口腔問題而就診,這才發現自己有口乾的問題。

口乾原因為何?

  1. 糖尿病、腎臟病等疾病造成脫水: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會引發多尿症,導致脫水,造成口乾;腎臟病患者若需要洗腎,血液透析時會脫水,也會造成口乾。

  2. 年齡增長:人體老化也會造成分泌唾液量減少,導致口乾。

  3. 抽菸:吸菸、雪茄都會引起唾液分泌異常,而有口乾的症狀。

  4. 藥物副作用:如抗憂鬱藥、高血壓用藥、抗痙攣藥、抗充血藥物、肌肉鬆弛劑都有可能引起乾燥。

  5. 乾燥綜合症:高醫過敏免疫風濕內科醫師顏正賢曾在文章中指出,乾燥綜合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會侵犯淚腺、唾腺或其他上皮細胞等,造成眼乾、口乾等症狀。乾燥綜合症好發於40~50歲女性,男女比例約為1:9。

  6. 女性荷爾蒙減少:女性更年期來臨時,卵巢的機能會衰退,也因此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會減少,此時腦部就會分泌讓卵巢增加雌激素分泌量的荷爾蒙,導致體內荷爾蒙失調而出現口渴的症狀。

  7. 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控制著唾液分泌,當自律神經失調時,就可能會造成唾液分泌不足,讓人感到口乾舌燥。自律神經名醫郭育祥表示,如果喉嚨處有卡卡的感覺,並不一定是喉嚨真的有異物,很可能自律神經失調使喉頭肌肉緊縮,以及唾液不足缺乏潤滑造成的。

口乾症狀有哪些?

  1. 蛀牙迅速增加:唾液非常重要,可以預防、修復蛀牙,我們的牙齒能夠使用數十年的關鍵之一就是有唾液的幫忙,若是短時間內蛀牙迅速增加的話,就很有可能是口乾造成的。

  2. 容易嘴破:唾液具備潤滑功能,是口腔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若是牙齒因為磨耗而變得尖銳,就需要唾液的潤滑功能來防止割破口腔黏膜、舌頭。一旦唾液變少,對黏膜、舌頭的刺激增加,就容易造成嘴破。

  3. 口臭變得明顯:唾液可以洗去口內細菌、臭味。若是唾液減少,可能會讓口臭的狀況惡化。

  4. 讓假牙容易造成疼痛:必須透過唾液才能讓假牙穩定吸附在口內、減少和黏膜間的摩擦,因此若是有口乾的症狀,容易造成假牙摩擦口腔而疼痛。

  5. 吃東西困難:口乾會造成咀嚼困難,要花比以往更多的時間在吃東西上面,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舌頭乾燥刺痛。

口乾舌燥怎麼辦?下一頁告訴您改善方法


治口乾、改善口乾方法

丸山和弘提供了以下方法,幫助改善口乾:

  1. 治療造成口乾的疾病:糖尿病、腎臟病會造成脫水,讓口腔也變得容易乾燥,如果是這種情況造成的口乾,那麼控制病情就是第一要務,務必先針對疾病治療。

  2. 增加咀嚼次數:咀嚼可以促進唾液分泌,透過增加咀嚼次數讓下顎充分運動就能讓唾液量自然增加,如果遇到難以進食的食物,可以搭配水分比較多的食物一起吃。

  3. 舌頭運動刺激唾液分泌:透過舌頭在口中出力繞圈也可以增加唾液分泌。

  4. 使用成分接近人體唾液的漱口水:可以讓口乾的狀況暫時得到改善,喝茶、喝水也能潤滑口腔,並且補充水分。

另外,由於口乾有可能造成廣範圍的蛀牙,可考慮使用含氟牙膏、漱口水,或者定期到牙科醫院塗氟,幫助保養牙齒。

口乾舌燥喝什麼?口乾舌燥吃什麼?

日本營養師山本奈津子也推薦了三種能夠改善口乾的食物及飲品:

  1. 蜂蜜:蜂蜜中含有高品質的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以及酵素,不但可以保養喉嚨,還能殺菌。

  2. 蓮藕:蓮藕除了含有黏液素可以維護及修復喉嚨黏膜,也含有消腫鎮靜的丹寧酸、抑制發炎的維生素C,是屬於保養喉嚨的全方位食物。

  3. 紅茶及綠茶:紅茶中含有的茶黃素與綠茶中含有的兒茶素具殺菌效果,但由於含有咖啡因,建議小口小口地慢慢飲用。

再次提醒您,如有糖尿病、腎臟病而口乾,務必依照醫師指示服藥,如果並不是糖尿病、腎臟病造成的口乾,可以就近到牙科就診,向醫師說明狀況,請醫師幫忙擬定對策,對抗口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