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湖男子阿里山公路邊坡墜崖歷經12天搜救 竹崎警消吊掛下切麻竹園發現遺體

(觀傳媒嘉義新聞)【記者任禮清/嘉義報導】竹崎警分局樂野所於5月14日午獲報在阿里山公路68.8公里處一名男子疑似墜崖事件,嘉義縣警消及救難人員義消、山警等積極垂吊搜救,並使用空拍機擴大搜尋,歷經12天搜救,警消深入下切懸崖近600公尺後,終於在懸崖下方麻竹園內發現該男子遺體, 於25日將大體以背負之方式背至繩索下放之端末,再以繩索拉上,最後到達吊車可以吊掛之位置,警方說明墜崖男子姓洪,住雲林縣口湖鄉、60年次,墜崖原因尚需進一步查察。
(觀傳媒嘉義新聞)【記者任禮清/嘉義報導】竹崎警分局樂野所於5月14日午獲報在阿里山公路68.8公里處一名男子疑似墜崖事件,嘉義縣警消及救難人員義消、山警等積極垂吊搜救,並使用空拍機擴大搜尋,歷經12天搜救,警消深入下切懸崖近600公尺後,終於在懸崖下方麻竹園內發現該男子遺體, 於25日將大體以背負之方式背至繩索下放之端末,再以繩索拉上,最後到達吊車可以吊掛之位置,警方說明墜崖男子姓洪,住雲林縣口湖鄉、60年次,墜崖原因尚需進一步查察。
竹崎警分局於25日下午指出,發生在阿里山公路疑似墜崖事件,動員山地義警及消防、義消、民間救難協會人員,歷經12日搜救尋獲,可惜已成冰泠遺體。警方歷經多日吊掛下山搜尋,於 24日再次召集阿里山鄉更多名山地義警、義消擴大搜尋,繼續下切懸崖至5、600公尺後,終於在懸崖下方麻竹園內發現該男子遺體, 25日將大體以背負之方式,背至繩索下放之端末,再以繩索拉上,最後到達吊車可以吊掛之位置,利用吊車吊至地面,在場家屬見大體上來後均痛哭失聲,搜救人員歷經12天的搜救任務也順利結束。
竹崎警分局於25日下午指出,發生在阿里山公路疑似墜崖事件,動員山地義警及消防、義消、民間救難協會人員,歷經12日搜救尋獲,可惜已成冰泠遺體。警方歷經多日吊掛下山搜尋,於 24日再次召集阿里山鄉更多名山地義警、義消擴大搜尋,繼續下切懸崖至5、600公尺後,終於在懸崖下方麻竹園內發現該男子遺體, 25日將大體以背負之方式,背至繩索下放之端末,再以繩索拉上,最後到達吊車可以吊掛之位置,利用吊車吊至地面,在場家屬見大體上來後均痛哭失聲,搜救人員歷經12天的搜救任務也順利結束。

▲發生在阿里山公路邊坡疑似男子墜崖事件,歷經12天竹崎警消持續吊掛下切搜救。(圖/竹崎警分局提供)

警方呼籲,若有發現家人或親友心情不佳或有異狀,應多加關懷或尋求協助,若是外出未歸失聯請速至派出所報案協尋,減少憾事發生。

竹崎警分局指出,樂野所所長劉光浩於113年5月14日12時許接獲友人電話,表示在阿里山公路68.8公里處有一名男子,站在護欄護欄外,不像是拍攝風景之遊客,十分怪異。劉所長立即通知線上巡邏警力前往查看,巡邏警力現場來回查看未發現有男子在路邊,但是發現路旁芒草有被壓過的痕跡,警方趕緊調閱阿里山公路路況監視器,發現有一名男子從路旁墜谷而下,警方立即通知嘉義縣消防局及救難人員義消、山警等單位到場搜救,但經嘉義縣消防局及救難人員、義消搜救多日,並使用空拍機擴大搜尋,均未發現該男子蹤影。
竹崎警分局指出,樂野所所長劉光浩於113年5月14日12時許接獲友人電話,表示在阿里山公路68.8公里處有一名男子,站在護欄護欄外,不像是拍攝風景之遊客,十分怪異。劉所長立即通知線上巡邏警力前往查看,巡邏警力現場來回查看未發現有男子在路邊,但是發現路旁芒草有被壓過的痕跡,警方趕緊調閱阿里山公路路況監視器,發現有一名男子從路旁墜谷而下,警方立即通知嘉義縣消防局及救難人員義消、山警等單位到場搜救,但經嘉義縣消防局及救難人員、義消搜救多日,並使用空拍機擴大搜尋,均未發現該男子蹤影。

▲竹崎警消繼續下切懸崖至近600公尺後,終於在懸崖下方麻竹園內發現該男子遺體並進行吊掛。(圖/竹崎警分局提供)

後續有多個民間搜救協會也持續進行搜救但均未尋獲。警方持續調閱路口監視器發現該男子,獨自一人騎乘機車至阿里山,將該機車停於阿里山公路旁停車場並以徒步方式行走約2公里多的路程,至案發處墜谷而下。 山地義警大隊長汪之龍(阿里山鄉代表會副主席)及前山地義警大隊長浦進明亦擔心該男子安危,至現場勘查後,認為該男子墜谷後,應該無法行走移動,仍在現場,遂發動阿里山鄉(鄒族原住民)山地義警於該男子頭7(113年5月21日)進行搜救,警、消、山警、義消等單位人員,以徒步方式下切懸崖300公尺處搜尋,但仍未發現,搜救行動後經汪大隊長等山地義警檢討搜救區域及可能掉落位置後,認為該男子應該在山崖更深處,於是再次召集阿里山鄉更多名山地義警、義消繼續下切懸崖約5、600公尺後終於尋獲,搜救人員歷經12天的搜救任務也順利結束。